我教儿子写日记(5):一片叶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家长问起我们,怎样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我们给的答案往往是:多读书,多积累,多观察,多练习。

当我们走进一所诊所说:医生,我生病了。医生说:你要多休息,多喝水,营养均衡,适当运动。

这种浮于表面的大道理,好像人人都懂。

然而如何读书,如何积累,如何观察,如何练习,这里面是有讲究的。

今天谈如何观察。

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调动六感等,这些大家都懂,也不必我啰嗦。

今天只谈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细微观察。

1.有细节,才真实——细微观察之必要

有位作家说过:“如果你把真的生活写假了,写作便是失败的,而把假的(虚构的)写得跟真的一样,你便掌握了写作的三味。”

没细节,能把真的生活给写假了,有细节,能把虚构的情节写真了。

庄子的《逍遥游》是虚构的,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笔法上具有“汪洋自恣以适己”的特点,给人以“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强烈印象。

庄子善虚构,给人的感觉却不假。

大鹏展翅,扶摇九万里,本是想象;下视:野马般奔腾的雾气,飞扬的灰尘,以及生物都是被风所吹而飘动的,则是细节,细节让想象真实。

小说,皆虚构,好的小说皆有典型真实的细节。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天空是什么颜色的?——细微观察之缺失

在非常著的《作文多大点事》中记录着这样一件事:

美术老师问孩子:“天空是什么颜色的?”

孩子们齐声回答“蔚——蓝——色——的。”

天空是蔚蓝色的吗?

非常说:秋天的天空可以是蔚蓝色的,黄昏的天空有时是血红色的,夜晚的天空是黑色的,沙尘暴的天空可以是沙色的,而下雨前的天空是灰色的。

由孩子们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对天空几乎没有观察,才会有如此单调的回答。

正是缺乏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孩子们几乎把天空统一认为是蓝色的。

儿子笔下的《傍晚的颜色》片段:

晚霞的颜色,开始是一杯倾洒的黄酒,然后是红酒,接着是葡萄酒,再是碘酒,最后晚霞褪去。此时,天空是兑了水的蓝墨水,渐渐地黑墨水滴入,直到天空完全变成了黑色。

那天,带儿子回家的路上,我说:“快看呀,儿子,晚霞的颜色真美!”本来还在摩托车后座上漫不经心的儿子,一下子把目光投向天空。他在后面叽叽呱呱自言自语地描述起来。听了儿子的描述,我也是吃惊不小,一个刚刚四年级的小孩,居然观察地这么仔细!

傍晚的天空由黄变红,由红变紫,由紫变蓝,由蓝变黑,这层层的变化,被小家伙捕捉到了。

傍晚天空瑰丽的晚霞不仅惊艳了心灵,而且灵动了笔尖。

图片发自简书App

3.从细微处观察——观察之精髓

引导孩子从细微处观察,可以是一个小物件,小表情,小过程等等。

(1)小物件——例如“橡皮”

橡皮?太简单了,有啥可观察的?

可以引导孩子看一看,颜色,形状;闻一闻,气味(现在的橡皮一般都有香味);摸一摸,手感;擦一擦,用途;扔在桌子上,和扔一个乒乓球比较一下……这样引导孩子,孩子还能没啥可写吗?

如果再能以小见大,赋予橡皮一些品质,诸如:任劳任怨;脏了自己,干净了本子;不离不弃;及时纠正主人的错误等就更好了。

再比如儿子的《一片叶子》片段,是在其初中语文老师陈老师的指导下观察到的。

《一片叶子》片段:

这片叶子像一个小水滴。

叶柄与叶片相连,又像一棵小松树。(先整体观察)

叶子边缘是波浪形的,摸着非常的光滑。

叶尖微微下凹,有一些泛黄,似乎有一些枯萎。

叶子正面是深绿色的,叶脉是墨绿色的,一条主叶脉穿过叶片,其它叶脉不断地从主叶脉上分离出来,更多细小的叶脉从分离的叶脉上分离,最终形成了复杂的网络。

翻过来,叶片变成了浅绿色,叶脉颜色也浅了,主叶脉突了出来。

举着叶子向天看,叶子变成了绿色的宝石,而里面最细小的叶脉也透明了,像许多细小的水管。

整个叶脉虽不对称,却也十分美丽。(整体总结一下)

(以上是视觉,叶子边缘、叶尖儿、正面、反面,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丝不乱。细微到细小的叶脉里的液体。)

把叶子贴在耳朵上,似乎真的听到了叶脉中水流动的声音。(听觉)

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像雨后的草地,浸润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嗅觉)

它像纸一样薄,摸起来毛茸茸的,既不顺滑,也不粗糙,像没有梳过的头发。(触觉)

可以想象这片美丽的叶子经历了近一年的风雨……(以下是联想和想象,姑且叫做幻觉。)

小小一片叶,深藏大文章!

把视点集中在一片小小的叶子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调动各种感觉,就是细微观察。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小表情——例如“笑”

“笑”可不简单,有好多种:悲伤的笑,高兴的笑,尴尬的笑,皮笑肉不笑,眯着眼笑,嘴角一边拉伸的轻蔑的笑,嘴角微微上扬的浅浅的笑,天真的笑,世故的笑,阴险的笑,不屑一顾“哼”地一声笑……

让孩子留心观察不同人的不同的笑,定然有收获。

(3)小过程——例如,儿子的一篇《小实验》(这篇已发表)片段:

今天阳光很好,天空中飞满着杨絮。我突然想家里有放大镜,说不定放大镜能把杨絮点燃。

我在空中捕捉了一些杨絮,回家拿了放大镜,跑到了阳台上,在地板上找到聚焦点,再移动放大镜把焦点移到杨絮上。结果,杨絮并没有燃烧。我又用卫生纸试了试,还是没有燃烧。

我感到怀疑了,把焦点往我手上一放。啊,好烫!

我看到旁边的烟头,心想,反正也燃烧不起来,就试着最后一次吧。我把烟头上的纸撕掉,把焦点对准烟头。十秒,二十秒,三十秒……烟头冒起了缕缕青烟。一分钟,两分钟……焦点下面开始变棕,又开始慢慢变黑。过了几分钟,烟头出现了一个洞,但还是没有燃起火苗来。(小细节)不过,我至少证实了放大镜真的可以把物体燃烧,只是现在春天的阳光没那么热而已。

这篇是儿子观察了自己做的小实验后,写成的。当时,我没有指导他一下,他已养成了细微观察的习惯。写过之后,我也没有给他修改一字,直接投稿,发表在一家影响力不大的报纸上。

过程虽简单,有细节便有趣!

最后的啰嗦,积累小观察,成就大文章!

不管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行业,从小养成细微观察的习惯,对他都是有帮助的,因为观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029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38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7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14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2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1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6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3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1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52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79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