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就是陈亢,关于他是不是孔子的学生,一直都有蛮大的争议,不管他是不是,能出现在《论语》里,就算不是,至少也和孔子的学生沾点边。
子禽的出场次数虽然不多,只有三次,但每次都不是省油的灯,嘴巴厉害的很,不说尖酸刻薄,但在揭人家私底,探个“八卦”的时候也是一好手。
说是有一回子禽来问子贡:“我说子贡啊!你说咱这位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定会和这个国家的政事发生关联,你说这是咱老师主动问的人家,想求个官呢?还是人家主动问咱老师,想求点指导意见呢?”有时也在想这对话的也辛亏是子贡,子贡在孔子的学生当中也是个会说的主,不仅巧词善辩解,还会赚钱投资,可以说是聪明绝顶,这还真是人以群分,会说的总好和会说的在一起,试想子贡和子禽要是在现代,一个有点子,一个懂经济,成立个投资公司,怎么不搞个半壁江山下来。
子贡的回答妙极了!他说:“老弟啊,我们的老师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一根筋的抢事情来做,咱老师晓得人性的弱点,精通人力自动化,不用去抢单,人家硬塞着让做的,推都推不掉,老师这才勉强出来做的。就算咱老师是想某个一官半职,恐怕也和一般人判若两样吧?”这就是子贡的睿智,不从正面回答,反面来个引导,启发试的回答,让人心领神会。
温、良、恭、俭、让,代表了儒者的风度。
“温”就是温和、至柔。
“良”是内心的善意。
“恭”指恭敬,也就是内心的敬畏。
“俭”节俭,有节制,我认为也有适可而止的意思。
“让”是谦逊、谦让。
这就是孔子的修养,一个温顺而善良的中国人必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接受。
学而篇第十章我们意译为:
子禽向子贡讨教:“老师每到一个国家,总想了解这个国家的情况和政策,是他自己去核查、追问这些信息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
子贡得意的回答说:“老师温和可亲、真诚善良、端庄严肃、节俭适宜、谦逊有礼,所以总能获得想了解的事情。哎,大师的方式就是这样与众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