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个小女孩在和父母对峙,小女孩在被父母逼得毫无退路时,依然维持着最后的理性对父母说:“请让我静一静。”
整个视频中的对话是这样的:
妈妈问:“你今天的事错了还是对了?”
女孩回答:“错了,又怎么样?“
妈妈接着问:“错了要不要改?“
女孩渐渐不耐:“改了,又怎么样?”
妈妈:“该不该遭教训?”
女孩十分不满:“该啊,又怎么样?”
女孩几近歇斯底里:“我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你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弄我!”
这段话的背后的潜台词你听出来了吗?
孩子如此生气,是因为她知道错了,她知道要改,甚至她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教训,可是事已至此,错误已犯,爸爸妈妈这样喋喋不休地纠缠不放,是到底要怎样才肯罢休啊!
在整个对峙的过程中,我们虽然不知事情因何而起,错因在哪,但就从对话之间,我们不难发现亲子之间的分歧。
妈妈逼问:“你回来的时候,我是不是好好地问你的,我又没吵你、没说你,你就开始哭,喊你手板儿伸出来接受教训,你还比我要恶点。”
女孩悲愤到一字一顿:“怎、么、了?有、问、题、吗?”
妈妈说:“爸爸在教训你,你要接受教训!“
显然,爸爸妈妈丝毫没有觉得自己有问题。
孩子说得很真实,也很正确。孩子的话语没有一丝胡搅蛮缠,她只是在陈述事实。
这其实是一个生活中挺常见的场景,就是小女孩犯错了,她坚持自己已经认识到错误并请求让自己静一静,但父母则坚持认为孩子态度不端正,还没认识到错误,双方因此僵持不下。
看完视频统计了一下小女孩在这两分钟对话中的高频率词,分别是:“怎么样”共7次、“自己静一静”共3次。
视频中的父母和大多数父母一样,他们要的不是女儿“改正错误”,而是要求女儿“服从上级”。
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认错”,改不改错以后再说,你先给我把情绪戒掉,把反抗精神抹掉,把自主意识忘掉。
所谓“改错”不过是个借口,“改错”这件事不是立马就能看到成效的,因此父母更在意的是,你能不能对他们的批评表现出高度重视。
用父母的话说这叫“态度问题”,父母需要孩子证明“你会听话”,而孩子满脑子里想得是“我到底哪错了”。
在一方已经情绪失控的时候,证明对错根本毫无意义。
视频中,小女孩质问父母:“我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为什么你们还要来弄我!我实在是想不通啊?”
儿童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超限效应”,意思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还有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据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而这种由于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联想到我们的孩子身上,为什么有时会对你的训斥表现出抵触,不乐意听你说话,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答案,沟通的技巧会影响到实际效果。
尽管传统教育秉承“忠言逆耳”的理念,但并不代表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是单一的,掌握更丰富的沟通技巧,对于家庭教育的帮助是巨大的。
很多官场达人很擅长利用写检讨让政治对手屈服,要打倒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把失败的过错赖到他头上,这是一种强大的政治本领。
可是,这套残酷而丑陋的模式,我们也要搬到家庭里来吗?
难道人际关系这件事,非得是“东风压倒西风”,我们就不能“得饶人处且饶人”,让孩子关上门给她一点情绪空间。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话孩子已经不听时,我们为什么还要拿着摄像机拍摄?是想让网友和亲戚一同指责孩子吗?我们对自己的教育已经失望到这种程度了吗?万一成了孩子永远的伤痛回忆怎么办?
这不是教育,这是父母操控着情绪利刃,捅入孩子心中。
有天,我陪着孩子写作业,一个数学公式,你教了他三遍,换了一道题目他仍旧不会做。
我觉得自己的情绪马上就要上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马上就要脱口而出了。
这时候,一旁孩子的爸爸提醒我:“你回想一下你自己刚才教孩子的方法,换做我,我也听不懂。”
我忍住即将耗尽的耐心和即将爆发的情绪,仔细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表达,发现自己只是让孩子照着书本念了三遍公式,并没有给孩子解释这个公式如何用。
我做了2次深呼吸,重新静下心来给孩子讲题。
当我换了个方式,给孩子详细讲清楚这个数学公式后,孩子会做了,换了一道题,也很快解了出来。
这下,我明白了,孩子是真的懂了。而我刚才的表达的确是有问题的。
很多爸妈陪孩子写作业都会在最后陷入恼火和歇斯底里的状态。
问题的关键来了!为什么恼火和怒吼?
当非暴力沟通不能解决问题时,人们就必然选择暴力沟通。
假如我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暴力沟通,会发生什么?
我指责他:“你TM猪脑子么?这么简单的公式,换了道题目,你就做不出来了!”
那完全可以想象出来,结果肯定是:孩子一边被我的暴跳如雷吓哭,一边更加抗拒写作业。
在亲子关系中,优先处理情绪问题。
可大多数父母察觉不到自己的情绪,就更没法识别孩子的情绪。
但情绪往往就是影响我们与孩子能否顺利沟通关键的一点。
如果父母一直以高高在上的态度,来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那么孩子永远不会向父母敞开心扉。
尤其如果孩子处于极大的悲愤状态,此时责备他,只不过陷入情绪对抗而已,对教育毫无裨益。
之前,人民日报发布过《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这样一篇文章,提出了做家长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愿意为孩子花钱,会为孩子花时间。
但你还会更高层面地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规划、思考与孩子同步学习伴随孩子成长吗?能够始终与孩子成长对话吗?你的思想与孩子成长的步伐合拍吗?
就像视频里的那个女孩反问妈妈那样,你也问一问自己:“那你的态度端正吗?”
关注微信公众号【画荻教子】了解更多家庭教育干货知识,ID:hoedu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