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件事一年可能只遇到一次,你会认真去对待它吗?如果有一件事每天都会遇到,你会选择认真去对待它吗?
面对这两个问题,很多人会觉得很简单,一年可能只遇到一次事多半不重要,无需在意,天天会遇到的事当然需要认真对待,那么就是第一个不会,第二个会。
但是如果把这两个问题放到生活中,比如情人节送礼物,你可能会花费很多心思去思考怎么讨好另一半,这个事可能让你一周都没法投入工作。又比如说,早睡早起,明知道要早起,还是要刷完朋友圈,刷微博,然后再刷朋友圈,追完剧才恋恋不舍地睡觉。
这就变成一年一次的事情让你觉得非常重要,需要认真准备!而天天都经历的事,你会觉得今天不做也没关系,明天做好就行了。你是不是经常这样安慰自己的?
很多时候我们判断一件事重要不重要,取决于这件事对我们未来影响大小。那么我们是如何去判断呢?这就和我们的认知有关了。一件事在不同人看来是不一样的,就像早睡早起,有的人很在乎,有的人不以为然。这件事到底有多重要,很多人都说不出来。我们的思维习惯是优先处理紧急重要的事情,然后是紧急不重要的事,接下来才是不紧急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下定决心要改变一件事,往往坚持几天又恢复原样。这时候,别人就会告诉你,坚持很重要,要有毅力。你也知道要坚持,就是没办法做到。因为你觉得改变这件事只和自己的毅力有关,所以从来没有去思考从别的地方努力。
假如你做个计划,坚持早起100天。平时晚上没事的时候你会早上起得来,如果有一天你朋友喊你聚会,晚上你们嗨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你可能睡到中午。过个几天,你要加班赶项目,折腾到半夜,又没法早起。这种日子断断续续发生,你忘了你的计划,生活恢复原样。
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单纯去判断一件事的重要程度,也没法说改变就能改变。我们太轻易去做决定,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就像听了一个道理就想改变人生,这种把人生当成套路的想法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了呢?
还是回到开头的问题,如果有一件事一年就遇到一次,我们该如何去对待。也许你会开始套自己遇到的事,那么你就是根据来自自己曾经遇到的事来判断,这样做的好处有很方便的做出决定,坏处就是如果你的经历不够多,遇到的样本过于单一,这就可能会造成决策上的失策。
如果我们开始思考事情在不同情景下的状态,我们就不会轻易做决定。道理也是如此,每个道理都是在特定情景下的认知,当情景改变时,道理可能会失效。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需要很高的认知,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则是高认知的具体表现。
如果老板还问你需要一个蛋,还是两个蛋,你知道怎么回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