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我们的四十年》改编自庸人的长篇小说《电视》,全剧以电视这个物件和从小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冯都的人生历程为明线,以改革开放背景下影视行业的发展和主人公心灵的成长为暗战线,串联起北京老胡同里三户人家三代人跨越四十年的故事。
于我个人而言,小时候看电视时大多注重剧情,每次只是着迷于剧情的发展变化。长大后逐渐地更多的关注的是作品背后的主题和时代意义。而这部作品给我的感觉特别明显,所以还是想写一写自己的拙见。
这部作品把吸引观众的重点,放在了代入感和合理的冲突之上,将人物、场景的细节塑造和故事融合在了一起,使观众仿佛回到那个时代,与角色共同经历。同时又因为人物刻画得非常成功,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在编剧的塑造和演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每个人物都各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看完全剧之后,每个人物都能在你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假如再发生一件什么事儿,你都能够猜想到每个人的反应。虽然他们并不完美,各有各的优缺点,他们也有迷茫和做错的时候,但这些,反倒让人物变得更加真实饱满,更加贴近现实中的我们。同时剧中传递的价值观是非常正的,其中更有是的思考与讨论的核心内容,与时代精神遥相呼应。
最让我印象深刻作品中表现很正价值观的三个桥段:
第一个是没上大学的冯都被肖站和同学辩论。首先,和大家辩论了鸦片战争的时候,被英国殖民三百年是否是好事,而有不少人都持支持观点,认为殖民三百年也变发达国家了。冯都不屑一顾,将这一理论狠狠地批驳了一通。接着,肖战的同学又换了个话题,谈起日本的国民性。肖战的大学同学尽是崇洋思想,称赞起日本如何的有危机观、大局意识。在冯都反对后还训斥他不懂国际政治。双方立即就此问题争论了起来。冯都本人桀骜不驯,在此场合可谓是单枪匹马,舌战群儒。他相信只要中国埋头苦干三十年,生活过的绝对比日本好。却被讥笑痴人说梦。冯都怼了回去,他能看到未来、美好的生活,但这群大学生看不到。
它所表现的时代主题“即使我们现在和国外的差距还很大,但只要我们和祖国一起努力,终于一天能够和外国一较高下;”正好被后来肖战和他大学同学的最后结局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个是在《五月》剧本研讨会上,肖从提出,故事本身没有问题,但问题出在角色上。他不认为观众会接收男主角的价值观,睚眦必报,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宽恕。他不太能够认同这本子传递出来的价值观。陈导也持相同的看法,认为应该改变男主角的价值观。二人都认为,影片应该给大家带来希望,而不是绝望。但冯都强烈反对。在他就要激动反驳时,西城拉住了他。在三人之中做了调停。西城称,冯都会再写一稿剧本,争取把人物调过来。会后,陈导和肖从出了门,二人心知冯都不爱听他二人的话。但这次项目,冯都聘请了大牌演员,如果赔了就天崩地裂了。二人走后,西城问冯都,这确定就是他要传递的人生价值观吗?冯都表示确然如此。他要向大家传递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丛林法则。
冯都的倔强和恃才为傲、不听建议导致了后来黑子出事等一系列事情剧组解散,作品停拍。后来直到他老了才意识到,是他错了,“即使生活的现实冰冷残酷,影视作品还是要向观众传递一些温暖和阳光的东西”。同时这也恰是借时间线来描写人物的成长历程以此刻画出人物的圆型形象的典例。
于我个人而言,曾经有段时间也是抱有一种丛林法则和自然选择学说的现实主义想法去与身边的人交流,甚至说给他们灌输这种一种思想。现在回想,确实应该是我自己做错了。
第三个是肖从临终前交代冯都替他完成自己的心愿和肖红军出狱后到冯都家喝酒计划拍专题片。临终前肖从想拜托冯都一件事情。他退休了之后就做了一件事情,记了十几本笔记,把人们渐渐淡忘的东西都记了一下,他希望冯都把它们转换成影像作品。具体形式由冯都来斟酌。冯都答应肖从,表示他一定说到做到。肖从称,冯都这些年起起伏伏,经历了很多事情,但唯一不变的他清楚,那就是冯都内心的善良,非常善良。肖红军出狱后晚上在冯都家喝了酒,二人都议论起年少轻狂,和那时候误入歧途的追求。肖红军问起冯都的打算,冯都表示想拍一个纪录片,用纪录片把肖从笔记里记着的人物都串联起来。他要告诉世人,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想着钱,都想着出人头地。总还是有一些人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为世界做着贡献,而这一回,这个片子冯都要自己拍。
作品的结尾通过拍摄的人物也确实印证了“人性还是向善的,即使社会上有很多不好的人和事,但还是有一些人在坚持做好事……”
在我看来这三个便是作品表现的最好主题、给我们的最好启示,当然除此之外,作品中其他的许多细节性的描写也十分耐人寻味。
写于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