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王小波是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有些人说他二十六岁之后再也不读王小波,这些文字是有毒的。有些人则将王小波捧为近代华文执牛耳者。我对上述观点均持保留意见。
文学有没有一个评定的标准,这可谓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不论金线银线,或多或少,一部作品的好坏,取决于读者的主观决断,也有外界影响的因素(比如几乎所有人都说这好,你偏偏觉得不好,那你很容易产生动摇。)
不过,如果非要确定一个标准,往往话语权是被一帮大佬掌握着的。大佬们的评判标准大部分取决于他们的阅读量。或者说,有一些经历史长河,披沙拣金出来的经典:它们是被一代又一代人阅读且欣赏过的。这些书用来做标杆。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评判才人,并非空口说瞎话,往往,经过一番与前人的对比,才确定此人非凡。
倘若有别的标准,恕我愚鲁,暂时还不了解。此外,更有些形形色色的说法,或多或少都有些主观。我觉得,除了集合一帮大佬的阅读量,和历史长河数不清的大佬的披沙拣金,画出的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标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拿吃饭做类比,那些经典就是美食史上的绝代名菜,人类繁衍生息,菜肴源源不断,并非每个人都会去吃绝代名菜。一个天天吃窝窝头就咸菜的人,突然吃到白面馒头,定然觉得好吃无比;然而一个天天吃馒头,还就着大块红烧肉的人,他对于白面馒头的感觉定然与那个成天吃窝窝头就咸菜的人是不一样的。
而王小波,我以为是一块很好吃的肉。但,之前我也并非吃窝窝头长大的,也不是没有吃过更好的肉。
这时,争论一部作品的好坏似乎就没有多大的意义。进一步说,所谓好坏,都是建立在你个人口味之上的。绝对的好坏,不能说不存在。如果为了这样的事情打起来,好比,我觉得白面馒头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你觉得它并不是,我俩为它大吵一架,实在是不值当。有这个功夫,不如慢慢找着,去吃一些更好吃的东西。
总结:你说这书比那书好,我说并不是,只是口味不同,你就算把我打死,我的孤魂野鬼也会觉得那书好的。多读,会发现好的东西实在太多,分出高下不那么重要。对于一个人来说,他口味的变迁,与阅读的先后有关,与作品的本身价值无关。我觉得,吃完所有菜系之后,大部分人的口味会逐渐趋同,至少不会因为谁比谁好而吵得不可开交吧。除了那些绝代名菜——和一些做的极坏的菜,别的都很难也不太有必要互相评判高低。
大部分的争论,都是类似
“这个白面馒头是世上最好吃的!”
“那个黄油烙饼也不是那么难吃嘛。”
“就是馒头好吃!”
“就是烙饼!”
“放屁,烙饼怎么比得上馒头!”
”¥#%%¥“
你说,有这功夫,多品品馒头,甚至找些肉吃,不是更好的事情吗?
更新:感谢评论,我重新思考了一下,附上本文小结。
1.阅读体验是很私人的东西,但是,很大程度上,它又取决于我们的阅读量。
2.为了阅读体验而争论,因为每个人的阅读经历不同,这有点类似饮食口味不同而吵嘴,不太划得来。
3.单纯争论好坏,很难达成共识,要么具体化某书的好处,条分缕析,以理服人。要么双方尽量向彼此的阅读经历靠拢,说不定二人口味逐渐趋同,争论也就不复存在了。
4.当然,许多争论(本文或许也是)都是为了吸引眼球,戾气很重,不如多读些别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