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山东疫苗案持续发酵,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我也跟着凑了凑热闹,不过只参与围观没跟着起哄。
大概在三年前,我女儿正处于接种疫苗的阶段,当时有一个自费的疫苗是对某种疱疹(就是水痘)免疫的,爱人觉得有必要就打了一针,不过当时她多了个心眼,她问大夫如果疫苗不管用,以后还是得了水痘怎么办,大夫说如果不管用我们可以退钱。
听了这话感觉有点虚,怎么觉得这疫苗很不靠谱呢。不过这事的后半部更精彩。
大概两年之后,女儿真的得了水痘,于是我们就去医院找那大夫。大夫已经不知去向了,接待我们的是两一个大夫,他说必须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开证明,拿着证明来这里才能退钱。我说退钱是其次,你们的疫苗有问题怎么说,孩子除了问题谁负责,我找你们医院还是找疫苗厂家?大夫的回答:“那估计你们只能找医院了,因为这个疫苗的厂家已经倒闭了。”
大夫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我还是很钦佩的!
这之后我们再也没接种过自费疫苗,只接种国家规定必须接种的那些免费疫苗,而我的女儿也挺健康,只能说是逃过一劫吧。
现在的孩子们接种疫苗大多是在周边医院或卫生所的固定接种点接种,这些地方有专职的医生、护士负责,而这些人在正常的疫苗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极力的推销各种自费疫苗。
我不知道国家给他们的待遇是多少,也不知道推销出一支疫苗的提成有多少,反正说他们在尽义务我是不信的。当然了,想挣钱是没问题的,把药品当商品卖我也忍了,可在兜售这“功效无穷”的疫苗前,至少能保证它的安全吧,这可是关乎性命的东西啊!
曾经有次带孩子去种疫苗,护士不停地推荐某某疫苗如何好,最大的理由是‘这疫苗是进口的’,当时很不耐烦的回了一句“进口疫苗可不敢打,要是出了问题我是在国内起诉啊还是打国际官司啊?”然后那护士带着鄙夷的表情离开了。
医药的现状已经是个公认的难题了,无论是医生的神秘诊断还是神通广大的医药代理,似乎对于我们这些无法接近真想的患者来说永远都心存芥蒂。
我不知道是否该把医药归入商品,它似乎有商品的特性却又不像商品那么简单,而最无奈的是:医生们只把它当成商品,而患者们只能把它当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