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在逃亡过程中感叹:如果宰相姚崇还在朝的话,一定不会是这个样子。此时姚崇已经离朝40年,去世30年多了。人活着,掌握着权力,被人夸赞不难,死去30多年还能被人怀想,就是难能可贵了。
姚崇,又名姚元崇,字元之。他的第一任宰相是在武周时期,圣历元年(698年),姚崇被皇帝武则天任命为宰相,任职期间,他反对酷吏政治,愿意用全家一百多口人性命担保,结束酷吏政治后,一定不会出现那么多人谋反的现象。他还积极向武则天推荐张柬之,后来张柬之担任宰相,才会有神龙政变的成功。他反对面首二张干预朝政,因此遭到报复,被贬官。
姚崇担任第二任宰相在唐睿宗时期,景云元年(710年),姚崇从被贬地被召回朝,担任宰相,后因得罪太平公主,被贬出京城。
姚崇担任第三任宰相是在唐玄宗时期,开元元年(713年),经过先天政变夺回了皇权的唐玄宗,在骊山阅兵之后,召见姚崇议论天下大事,有意任命他为宰相,姚崇说,皇上如果答应他提出的十条政治主张,即《十事要说》,他就答应任职。这十条政治主张正合玄宗心意。开元元年(713年)十月,姚崇再次担任宰相。担任宰相以后,他整顿吏治,罢免冗官,贬逐功臣,安抚宗室,捕杀蝗虫,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表现了他文武兼备、明娴吏道、长于决断的政治才能。经过他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开元初期,长期处于动乱的社会,迅速稳定下来。政治局面的稳定,使国家进入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阶段,也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
姚崇的第三任宰相任期三年零三个月。从表面上看,他辞去相职是因为他的儿子贿赂官员,贪赃枉法,遭到同僚弹劾,而实际上,在唐玄宗看来,国家拨乱反正工作已经完成,国家将要进入守制度、立法度的时期,宰相姚崇的使命已经完成。因此,后人称姚崇为“救时宰相”。
唐玄宗虽将姚崇罢相,但对他仍极为尊崇,让他五日上朝一次,遇到重大政事也专门征询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