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姑的逆袭:洛克定律,要有“跳一跳”的目标

“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便是最有效的。” ——美国管理学家埃德温˙洛克

我出生于一个三线城市的农村,爷爷奶奶重男轻女、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家庭条件拮据没上过任何的才艺课、长相普通......我的人生可谓是摸了一手的“烂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严重的物质匮乏让我有了强烈的“目标感”,也正是因为这“目标”,让我从一个三线城市的“学渣”一路逆袭成为了一名“精英律师”。

洛克定律:有专一目标,才有专注行动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探案题材的电视剧,剧中法庭上,西装笔挺、神采奕奕、口若悬河的律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长大也要向他们一样!”因此,“当律师”成为了我人生最初的目标。

2007年,大学一毕业我便放弃找工作,在学校边上租了个房准备“司法考试”,结果360分合格的卷子,我只考了200多分。

无奈之下,只能先就业。2010年,我又打听到北京的一家司考培训机构,口碑不错、过关率很高,便毅然停薪留职,一个人拉上行李箱“北上”开始3个月的封闭学习。遗憾的是,最终以一分之差“败北”。

两次失败经历让我越发地不甘心。2012年,做月子期间,我就琢磨着利用产假休假时间再次备考,结果获得了全家人的一致极力反对。妈妈为了说服我放弃,甚至还去算命,告诉我肯定考不过!

抱着“当律师、过司考”的目标,我把刚出月子的孩子扔给了近60岁的老父亲照顾、买了近1米高的教材、放弃所有休闲活动,没日没夜地看书背法条刷题......经过六个月的奋战,最终以400多分的高分通过了司法考试,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律师。

如果想要成功,先给自己一个“目标”。

洛克定律:目标要像“篮球架”,要跳一跳才能实现

当律师后,因为对经济案子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我又给自己制定了“考金融研究生”的目标。

这对一个本科学法律,毫无金融基础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意味着我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在学习考研课程的同时,还要恶补金融学本科相关基础知识。

不服输的我,决定挑战一下,还是报名参加了浙江大学的在职金融学研究生班学习,每2周2次课程、1次课程2天1夜,需要2年。

于是,火车站、教室、图书馆、24小时自习室又看到了我的身影。两年来,每到周五我就拎着行李往火车站赶,上完两天近10多个小时的课程后,又赶周末最后一班火车回家;票紧张的时候,甚至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站两个多小时回来。

目标让我坚持,挑战给我动力,最终我拿到了毕业证书。

“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是最有效的目标。

洛克定律:目标要有步骤,循序渐进实施

2021年,生完二胎的我严重产后抑郁,失去了人生的目标。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有幸结识了“坚持星球”,报名参加了《演说生产力》线下课程。

龙兄老师的那句“只学一种技能,就能带来一系列改变”直击我的痛点,2天1夜,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目标——学演讲。

课程结束后,我又一次地给自己制定了“高级演讲教练”的目标,并明确了1年拿到证书的分步实施计划。

从此后,我一路过关斩将,参加21天线上训练营,当馒头、当导师,体验主持人、海报官、统筹官,当助教、报名写作营......为了完成打卡作业反复迭代到凌晨,经常熬夜做视频,坚持早起看书学习找资料......6个月的时间,我已经成为了导师,我的人生也重新扬帆起航。

别妄想一步登天,要给目标制定合适的步骤。

写在最后:

洛克定律,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能够“跳一跳、够得着”的奋斗目标,并脚踏实地的逐项分解落实,成功一定离你不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