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宝宝非要站在桌子上,不给站就哭闹不止,我应该怎么做呢?
这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一书中的一封求助信,从求助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妈妈着急而不知所措的样子。这应该也是常见的育儿难题,所以很期待作者的回答。
哪知道她说,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她实在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不可以站到桌子上……桌子是吃饭用的,肯定不可以站到上面,要让孩子“懂规矩”;这么小的孩子站上去也很危险,要让孩子意识到危险,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这么想。
但是作者却毫不客气地反驳,怕弄脏了?孩子的脚能有多脏,擦擦就好;怕危险?有你站在旁边看着他,能有多危险?再说,保证孩子的安全是家长的责任,不要因为自己承担的责任大了,就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
对于这个问题,跟已为人母的同事探讨了一下,几乎都认为这样放纵孩子、对孩子千依百顺、予取予求,是“溺爱”的行为。
生活中,我们常常批判某些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过于宠溺孩子,导致孩子无法无天。其实,我们何曾思考过,“溺爱”真正的定义是什么?是过度的“爱”吗?“溺爱”与“爱”的区别只在于程度的深浅吗?没错,未读此书以前,我是这么以为的。
可是,作者在书中强烈地指出,爱和溺爱绝不是一件事情程度上的深浅,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溺爱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剥夺孩子的独立性,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心;爱则是给孩子自由,培养其独立性,基础和前提是信任孩子”。因此,在作者看来,放任孩子站在桌子上,是尊重孩子想要尝试想要冒险的心理需求,惯着孩子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限制孩子的探索求知行为,不是“溺爱”的行为,相反是爱孩子的表现。
这么说来,就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在别人家,你如何做到“允许孩子站在桌子上”呢?这也是同事提出来的疑问,“我能够理解、尊重孩子的尝试要求,可是别人怎么看?他们能包容孩子的行为、能理解我的纵容吗?”确实,我们很难保证别人不会拿着“家教”、“礼仪”这些教条,站在制高点上批判孩子的“任性”、父母的“纵容”。但是,我觉得如果孩子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能得到尊重与足够的爱,孩子也会理解你在别人家的“不允许”,只要你跟孩子适当地解释一下,毕竟尊重和理解都是相互的。
跟孩子的日常相处中,我们常常限制孩子这个限制那个,孩子发现了地上的一片“垃圾”,要捡来玩,不给,太脏了;孩子要看动画片,不给,吃饭不给看电视;孩子想要两个书包,不给,那个还能用……我们对待孩子都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孩子还小,不能让孩子做主,不能顺着他,不然以后就管不了了。我们以为这样是爱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其实这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是真正的“溺爱”,其本质是管制、包办、批评。
路边的“垃圾”只要被孩子看上了,那就不是垃圾,是玩具是宝物,就好像我们大人捡到的苹果手机一样,看到掉在马路上的“苹果手机”你会嫌它脏而不捡吗?自然是不可能;大人遇到爱看的直播或者电视剧,可以一边看一边吃饭,为什么孩子就不可以?大人可以同时拥有那么多个不同款式的包包,为什么孩子不可以有两个书包?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其实我们好残忍。
有一次,在公共厕所门口地上有一片被撕下的香烟包装盒外面的那层塑料薄膜,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同事儿子一眼就看上了。但是那里刚好有厕所漏出来的水,虽然干了,但是有股味道,所以我不给他捡,还眼疾手快地一脚踩在上面。孩子见状急得哭了,还一发不可收拾,我怎么哄都不行。孩子妈闻声跑过来,问发生什么事了,听完我的解释,就把“垃圾”捡给了孩子,孩子“宝物”在手顿时就不哭了,而我心里却隐隐作痛。
姐姐的女儿有点娇气,有时候也爱撒点小脾气,我妈常常告诫我姐说,不能孩子说怎样就怎样,不能惯着她。是的,老一辈都认为不能放任孩子“自己说了算”,这种教育理念也代代相承传承下来,进入独生子女时代以后更是流行,许多家长不假思索地去践行这一说法。对孩子实施严格的管教,罔顾孩子的自尊心和独立性,不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甚至不允许孩子犯错,对孩子进行各种包办、控制和严厉管制,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交友择偶。
这种管教表面上是为孩子好,实际上“阻碍了孩子正常潜能的发展,剥夺了孩子亲身体验生活的权利,迫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生活能力”,这也是被“溺爱”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的原因。
事实上,“只要是正常的真爱,给得再多都不会让孩子变坏”,让孩子变坏的是“溺爱”披着爱的外衣所进行的占有和控制。希望更多的人能看清“溺爱”的真面目,给孩子正常的、满满的真爱,让孩子在爱与自由的天空下成长。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训练营 | 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