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近了,春运的潮水涨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车的,举家驱车返乡;没车的,加入汽车、火车大军;讲气氛的,租个摩托,成群结队,长途跋涉,只为与家人团聚。
再艰辛的路,也挡不住似箭的归心。
熙熙攘攘的人群,成人一边大包小包往前冲,一边裹挟着孩子见缝插针。
究竟是能够准时到家重要,大小行李保存完好重要,还是孩子的安全最重要,面对期盼已久的团聚,都略显苍白。
因此,在这“兵荒马乱”的春运期间,就成了拐卖、贩卖儿童的人贩子活动的最佳时机。
团聚重要,保护孩子安全,更加不容忽视。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春节期间父母与孩子必备的自我保护安全常识。
01
不要因为没发生,就认为不会发生
孩子被拐案件一件接一件,父母千万不要以为还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武断地以为,自己的孩子一定不会遇到。
12月17日,一位姓王的女士,带着她2岁的女儿和儿子,在上海火车站东南出口休息。
一名女子走了过来,抱起她的小女儿就走。
好在王女士发现的早,及时地抓住了人贩,才成功阻止了一场意外。
去年元旦,在广东某个大型商场里,一名男子突然强行抱起一名女童,被家长迅速拦住后,放下女童准备离开。
该男子和同伴被路人堵住去路后,不停辩解「我是开玩笑的」,整个事件不了了之。
《央视直播间》曾让记者在街头做过一个测试,随机向现场父母提问:你的孩子有多好骗,试探过吗?
结果发现,参与测试的50个孩子,有42个孩子被成功拐走。
看到这个数据,让人胆战心惊!
一旦孩子丢失,那将成为父母一辈子的痛!
02
看透骗子的心,先要看懂他的伎俩
孩子容易被骗,一方面因为骗子给予孩子的利益,正好是孩子内心渴求的;二是孩子自来天真,看不懂骗子设下的局。
父母在平时的教育中,要适时的为孩子解读一些骗局,让孩子具备一定的分辨能力。比如下面这些常见的骗局:
(1)用零食或礼物欺骗
谁家还没有一个贪“零嘴”的家伙?面对零食和玩具的诱惑,小孩是很难挺住的。所以使用零食诱骗孩子是不法分子百试不爽的方法
“小朋友,阿姨这里有糖果,给你吃吧!”
“小朋友,叔叔送你一个玩具车,你跟我一起去车里拿好不好?”
(2)假冒熟人
这个“骗术”在我家孩子身上测试过一次,一测一个准。在大班的时候,幼儿园开展了一次“防拐防骗”演练活动中,第一次,假扮的“陌生人”说要带她去游乐场玩,没有上当。第二次,“陌生人”告诉她我的名字,谎称认识我时,她还真成功的被骗走了。
“小朋友,我是你爸爸公司的同事,今天他有事不能来接你,让我接你去公司。”
“小朋友,你是多多吧?阿姨给你买了蛋糕,尝一口吧。”
(3)假装“帮助”或“求助”
拥有乐于助人的品格固然很好,但也要避免可能会受到伤害。有些“人贩子”就抓住孩子童真的一面,故意装作可怜的样子,寻求孩子的帮助,趁机把小孩骗走。
“小朋友,我的小狗刚刚在这里走丢了,你能帮阿姨一起找找吗?”
“小朋友,你知道附近的公园怎么走吗?你能带我过去吗?”
(4)最新骗术:儿童骗儿童
那些穿着怪异、看起来特别凶、衣冠不整,行为古怪、戴着墨镜的人的人就是坏人吗?
(NO!并不全是)
那些穿着整齐、表面温柔、为人和善、“乐于助人”、长着一副好人脸的就一定是好人吗?
(NO!并不一定是)
“人贩子”的骗术防不胜防,好坏难辨,光从外表真的很难能够识别出来。前阵子,在网上看到了“儿童骗儿童”的新闻,令人不寒而栗!人贩子训练自家的孩子,用溜溜球或别的玩具将其他小孩子诱骗到偏僻的地方,再被成年人用摩托车迅速带离现场。
03
即便没有隐患,也要做好防范
有些时候,家长的安全意识不够,也会酿成大错!
当孩子丢失时,家长口中哭诉大都有这样的词:“一眨眼儿”“一个转身”“一没留神儿”“看手机的一会儿功夫”……
不怪家长,只怪那些“人贩子”手段太卑鄙!
给孩子灌输 “不要和陌生人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其次,重要的是家长的上心和有力的监管!
以下三点“注意”请牢记:
(1)带孩子坐车外出时请注意!
车站以及火车、大巴车上的人员都很复杂,人贩子的骗术更是日新月异。
家长一定记住:
● 不能让孩子独自待着或让不了解的人照管
● 不让孩子单独在过道玩耍,确保孩子在视线范围内
● 睡卧铺一定要让孩子睡在里面
● 有事需离开时,尽量带上孩子,不可让大孩子照看小孩子
● 万一独自带孩子时行李被抢,宁可舍弃行李,也不能丢下孩子去追
(2)女性或者老年人单独孩子尤其要注意!
无数案例显示,单独带孩子的女人或者老人,容易成为人贩子留意的对象。有时候,人贩子甚至会毫无忌惮地明抢!所以,如果可以,请一定做到下面这些:
● 不要东张西望,管闲事;
● 不要玩手机;
● 不要把孩子在外游玩的照片随意晒到朋友圈;
(★ 以上几种行为,会让人贩子觉得你此时正处于一个非常松懈的状态,容易上手)
● 拒绝陌生人帮忙带孩子;
● 单独带孩子外出时,最好与好友结伴,可以彼此照应;
● 尽量不要单独带孩子到太偏僻或者人太多的地方;
● 单独带小宝宝出门时,最好用背巾而不是婴儿车。
(3)自驾出行时请注意!
自驾出行是最方便、自由的出行方式,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也不怕人贩子作妖,但同样不能大意。
● 不要抱着孩子坐(除小宝宝外);
● 不要穿羽绒服坐安全座椅(有实验证明,在时速30英里<约48公里>发生碰撞时,穿羽绒服的假人娃娃从安全座椅中“飞”了出来);
● 不要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上;
● 不要让孩子把身体伸出天窗或车窗;
● 不要让孩子坐在车子的尾箱;
● 不要超速行驶或紧急刹车,预防追尾,伤及生命。
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处于麻痹。亲爱的各位爸爸妈妈们,这些安全知识,再忙也请看完!
祝爸爸妈妈和宝宝们:顺顺利利回家去,开开心心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