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愁》

乡愁,是中国文学一个历久长新的永恒主题。

余光中作为一名寄居在台湾的诗人,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而《乡愁》就是其中最为情深意长、广为流传的一首。

作为一个挚爱祖国极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后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也是千万海外游子的绵长思乡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的个人悲欢和宏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

在意象的选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就可能流于一般化的平庸。《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二十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杂乱无序的模糊感觉;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组合意象,可成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汇成了全诗的激情澎湃。

《乡愁》的形式美也是赏心悦目的。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诗歌共四节,每节四行,每一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婉转,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彰显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以它的“浅易”,以它精巧的构思,融哀愁于物象的本领,值得我们潜心揣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台湾诗人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
    我自拔刀横天笑阅读 1,768评论 0 1
  • 课前播放学生所朗读的《乡愁》做对比,一个是女生朗读的配乐版,一个是男生的清读,让学生将二者做比较,体味感情基...
    关耳语文阅读 3,978评论 0 2
  • 《乡愁》具有题材之美。余光中身居台湾,离开大陆三十多年,但他挚爱着自己的故国,思念着自己的故土,眷恋着自己的故乡。...
    天下果盒1234阅读 3,474评论 0 0
  • 了解《乡愁》 这是前段时间的日志,因为我目前写不出好的的内容,只有个人看书之类的笔记(战友见谅),我后续努力写出...
    朵朵云白阅读 2,463评论 0 1
  • 作者简介:谈雅丽,湖南常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36高研班学员。曾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获首届红高粱诗歌...
    王家小星阅读 1,378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