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都说是学生超车的最佳期,感谢吴校长也给我们校长和老师安排了每天的精神大餐,在假期为思想补给,开学才有十足的动力去奋斗。在7月的一个月中,每听一次课,都会听到警醒我的句子:
7月3日,在听《教育信息2.0带来乡村学校发展的机遇》时,吴校长说:“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7月4日,《小狮子成长营》中,她又冒出金句:“破茧成蝶,就在这个夏天,不是为了收获而学习,而是为了生命中的力量”吴校长只要讲话,就会道出很多经典,顺应时代的句子,她是我一辈子的榜样,我想很多校长老师都早以把吴校长作为了学习的榜样了吧。
7月7日,在《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中,唐晓勇老师说:“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是啊,老师生活在过去,怎能给孩子未来?
7月10日,听《村小走出的网红校长》徐萍校长的分享后,她的励志故事让我知道在校长的成长道路上,我需要做的还很多。想一想8月15日就能见到徐校长了,心中不免又泛起了小小的波澜。
7月14日,李文华教授在讲《诵读的魅力》时说:“朗诵时艺术的一种,是艺术就没有止境。”
7月16日,《网络助我成长》王菲老师在分享中说:“遇到谁就会成为谁,成为谁就会遇到谁,相信坚持和改变才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啊,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遇见就是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把我们大家都吸引到了一起,这种神奇的吸引力就是互加,“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互加计划正在培养这样的未来人才。
7月17日,《阳光课堂的秘密》邵锦堂校长一句“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又一次让我道出了校长的使命和担当。走到今天,也要感谢我的大校长肖校长,还有主管教学的娄校长的支持,是他们有远见,才使我校能顺利快速的开展起互加计划,使我才走到了今天这里。
7月18日,任剑琼女士在讲《种子在这里发芽》中,问的语句句句扎心,她问“我们在培养有灵性、有悟性、的人,还是在造一个职业机器?”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把不拘一格的人才挑选出来。
7月20日,也是我第一次在线听英语导师张嵩老师的课,他说“我说的不一定对,正如大家相信的可能也是错的。”他的思维很另类,我们都说教育要重过程,但是他说“关注过程是没有结果的人,有结果的人已经进行了下一个过程了。”
7月22日,听牛献礼老师在《几则故事的教育感悟》中分享一句话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当你不知道答案时,看有没有寻找答案的能力。”我们要做这样的老师,我们也要把孩子培养成这样的孩子。
7月23日,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惊艳了我,他的讲座更是惊醒了我。他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是中国人的天地,中华民族的天地,要做有根的中国人。”爱国从爱写方块字入手。我特意把这节课标注成开学我要带我们老师首先听得一节课。
朱涛科长在《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讲到“学校并不是老师的学校,更多是学生的学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这句口号好了好些年,但是学校真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多少?是我们每位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当这个问题还让我陷入怎样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学校思考之中时,7月24日,年轻有作为的凉水井中学张主任就带给了我一堂生动分享课《如何让乡村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节课上他分享了他们学校如何利用以大带小的学习模式,这一切的开展都源于有一个先进的理念“让学生成为风景,教师成为背景。”
7月30日,《从教师到学习设计师》花洁院长说了一句“学思维方式一辈子,学方式方法一阵子。”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老师出现问题就应该根据本班学习情况自己想出适当的方法解决,我们常告诉孩子要勤动脑思考,才能变得更聪明,我们要比学生聪明就得比学生更多动脑。教学路上无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