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发现某一句话可以精确描摹你的情境,表达你的想法之时,你便很难再想到别的话。这句话在表达你的体验之时,也框住了你的体验。当一种体验尚处于未被表达的混沌状态,它是粗砺的。它可能发酵成一种笼罩住你的情绪,但只限于此时此刻此地,你几乎不可能在事后复原这种体验,除非,你用语言完成了表达。
表达是重新赋予体验以新生,某种程度上是种再造,并且可以穿越时空。不管是否精准,在表达完成的一刻,你此时此刻的体验已经死亡,它在你头脑中过完了它的一生。此后,你的体验已经被既有的表达框住,它的其它可能性已经终结。
业已表达的体验就像一颗颗时空胶囊,回顾自己或他人的文字,呑服它们,胶囊上标注着“时间、地点、情绪……”。好的胶囊,就像高超的电影蒙太奇剪辑,瞬间将你带回到体验的现场。
资讯时代,体验的时空胶囊很廉价,俯拾皆是,批量标签式地供应。书籍、广告、影视都在手把手地教你,把打包好的体验端给你。尚未体验,你的预期已经被形塑,然后,剩下的便是把自己的体验与这种预期相比对,相符或者相悖,据此满意或者失望。就像旅行前,读了太多的攻略,看过了太多经典的风光明信片,到了景点之后,看到如画的风景,便觉得“诚不我欺”,若看到实景与“想象中的美景”有差距,便大失所望。把自己的体验交付给别人的表达,是生命经验主权的丧失,你,在哪里?
指责别人的表达阉割你的想象,似乎有失公允,好像你是个任人摆布的玩偶,又好像,你可以比别人表达得更好。确实,囿于能力限制,有时候,一些不成形的想法或点滴感受,就像吉光片羽,一闪而过。直至事后的某一刻,你在某处看到某人的表达,发现自己曾有的想法和感受如此清晰地呈现在那儿,一如它该有的样子。抛开表达的能力在一旁,我想说的是,用别人的表达来印证你的体验,和拿别人的表达代替你自己的体验,是有区别的。
语言的形式即思考本身。即使你的想法和体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也不应该防碍你去作表达的尝试。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诉诸笔端时,它会将你带往何处。文字有自己的逻辑,尚未形成文字时,再多的想法,再纷繁的思绪,都是“前思考”,只有,也仅当表达自身从混沌之中脱胎,才是真正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思考。
表达,或者“被表达”,你可以选择捍卫表达的主权,也可以选择放弃。
2014年9月16日于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