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家孩子小米7岁,长的文文静静的,是个挺乖巧的宝儿。上了一年级后,因为没有提前进行小学预习功课,语文的拼音从头开始学和写,数字数学阿拉伯也学着写。家长也费了不少的心思辅导孩子功课,这个还好,最头疼的就是孩子做啥事都慢吞吞的,写作业就没有在晚上8点之前结束过。
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在书桌前坐下,开始写作业,一笔一划的写了20分钟了,可语文老师布置的字就是没写几个,倒是一个劲儿的嚷嚷“妈妈手疼,不舒服”。早晨起床也不愿意起,要喊好几遍才肯不情不愿的起来。不仅如此,洗脸刷牙吃饭等等,都是磨磨唧唧,越催就越慢。
有时朋友真的压不住火,劈头盖脸的熊一顿,孩子低着头不说话,眼泪吧嗒吧嗒的掉下来,就哭啦,早上的饭也就不吃了,弄得家里的气氛也是有点硝烟弥漫,相当的紧张。
而每次训完孩子,当妈的心里就特别的难受。本来就没想过要熊孩子,一直也想做一个不发火、温柔和蔼的好妈妈,可咋的就忍不住发火了呢?也纳闷孩子平时就是小天使一个,家里其乐融融。咋上学后做事就磨磨唧唧了呢?
2、
其实家里有娃的家长都清楚,很多的孩子,在纯玩耍的时候是最开心和放松的,性格变得活泼又讨喜,像小天使一般,绽放着开心的笑容。那个家长见过孩子吃自己喜欢吃的零食磨磨蹭蹭的,玩自己喜欢玩的游戏不急不慢的?
哈哈,可以说,只要不涉及到上学和学习,基本上很多孩子都是好孩子。那么,为啥上学后,特别是一年级开学后,孩子或多或少地存在于这样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是不好好吃饭、上学写作业慢吞吞、早晨永远是睡不醒一般,还是各种一看就可以扫见的撒谎啊等等,其实都是非常常见的。家长也不要心慌,更不要随意就给孩子贴标签。
这是很正常的,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经阶段。毕竟孩子的时间观念也是需要一步一步来发展的。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运用得当的方法,逐步培养孩子的时间和其他良好习惯,帮助孩子从做事磨磨唧唧,拖拖拉拉的,自然过渡到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以说,小学的1-2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
那么需要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呢?
3、
首先,家长需要先认同孩子在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节奏慢,俗话说,十个孩子九个磨。孩子磨蹭是正常的,因为他的速度效率肯定没有大人快。
家长千万不要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毕竟,孩子对时间的专注力还有做事处理能力都是在学习和适应的阶段。可能,在孩子眼里是很正常的事情,到了大人眼里,就觉得孩子做事太慢了,太拖拉了。有时候,还会忍不住叨叨个没完,孩子反而更加的拖拉了。
譬如早上让孩子赶紧把书放进书包,拉上拉链就可以走了,但是“放几本书”、“拉上拉链”的过程中的这几个动作,其实孩子并没有大人做得那么容易,本身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
第二,帮助孩子树立时间的观念。比如说多长时间收拾好书包,起床时间是多长时间,吃饭需要在几点之前吃完等等,提前进行约定好。
在最开始实行的时候,一定要设计的好玩有趣些,最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勾起孩子的兴趣。不要让孩子感觉是个负担,或者是父母的强迫等等,只有孩子愿意参与进来,这个时间的观念才会慢慢的培养成功。
如果孩子表现好还可以给一个奖励,充分调动孩子参与其中游戏的一个积极性。通过游戏的一个参与,慢慢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还有在培养孩子的习惯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一个心中的底线。有些事情如果孩子做的不对,家长还是应该做到温柔又坚持的态度,纠正孩子不对的地方。
最后,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自身先做到。做到以身作则,同时,还要跟孩子一起多沟通,告诉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后的好处,很多时候孩子孩子在潜意识里是不知道为啥不好。看到家长的所作所为,才会真正的认识和认可家长的一个教育方式。
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立竿见影也不现实。家长一定要有耐心,相信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