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往,也是有一定的准则和底线的。实际上,孩子也有“自己人”的想法,公正的孩子就会刻意不偏袒“自己人”,以树立自己的威信,也表现出自己的公平正直。
儿童社交也受到心理学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心理学规律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说的是,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一种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体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小看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心理学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见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而最初的0.25~4秒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因此,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几秒钟,别人对你这个人75%的判断和评价都由此而来。因此,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不管是否真实,都很难改变。
心理学规律二‖名片效应
苏联心理学专家纳季拉什维利提出了“名片效应”。所谓名片效应指的就是在人与人的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之间的心理距离,更愿意与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于人际交往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有这样两个有趣的社会心理实验:在一个实验中,首先让被试者看很多人的照片,有些照片让被试者看了二十几次之多,有些照片却只让看一两次。然后,让被试者说说他们比较喜欢哪个人,结果,被试者都会比较喜欢照片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人。
这就是说,名片效应告诉我们,相似感会快速拉近双方的距离。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家长能够充分理解名片效应,就不会逼迫性格内向的孩子变得外向,因为他们深知,性格内向的孩子同样能够吸引与其性格相近的孩子,从而成为朋友。
心理学规律三‖亲和效应
亲和效应的主要含义是,人们在交际应酬中,往往会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者相似之处从而感到彼此更容易接近。这种接近会使双方萌生亲密感,从而促使双方进一步相互接近、相互体谅。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即对于自己较为亲近的对象,比如,有共同的血缘、姻缘、地缘、学缘或者业缘关系,有相似的志向、兴趣、爱好、利益,或者是彼此处于同一团体或同一组织的人,会更加乐于接近。我们通常把这些较为亲近的对象称为“自己人”。
这个效应运用到儿童社交心理学里,也是十分奏效的。一个孩子如果想要让身边的同学把自己当成“自己人”,除了无法改变的血缘外,就要懂得与他人的相处之道。主动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认同并喜欢自己,就需要拿出“亲和力”。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把周围的人吸引到自己身边来,才会让别人认同自己。
心理学规律四‖巴纳姆效应
认识自己,在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巴纳姆效应。让孩子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
1.勇敢地面对自己。
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不掩耳盗铃,也不自欺欺人,切莫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或以已之长比人之短。了解自己,从容面对自己的一切。不要觉得自己有“缺陷”,就要把“缺陷”用某种方式掩盖起来,这样做只能是自己骗自己。
2.培养孩子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判断力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没有收集相当数量的信息,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家长要告诉孩子,没有人天生就拥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所以我们需要主动去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
3.教会孩子要善于总结。
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重大事件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越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性格。
4.让孩子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进行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在比较的时候,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来进行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会相对客观。
心理学规律五‖杜根定律胜念
D.杜根是美国橄榄球联合会前主席,他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说法: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换句话说,你若仅仅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常常也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有自信。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杜根定律”。
&&
在体育竞技中,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约1.61千米)的目标。人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虎奶,但是没人能实现这一目标。
于是,许多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1英里的路程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佳,肺活量不够,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创造了用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此后的一年内,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他们相信自己,因为他们知道,既然罗杰能做到,他们也能做得到。如果没有自信他们不可能创造奇迹。
&&
这就是说,家长要充分利用杜根定律,引导孩子发现一个事实:一个人能否完成一件事,有85%取决于他的态度,15%取决于他的智力。如果孩子自信,事情肯定会办好。
以上为父母们归纳了五种常见的心理学规律,希望爱子心切、对孩子寄予了殷切希望的父母能从中得到些许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