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情,如果没弄明白它背后蕴涵的意义和价值,恐怕是很难坚持,也可能是你也听说过它的价值远景,你照样坚持不下去。
吊诡的是,一个游戏,哪怕它没什么意义和价值,甚至你有可能骨子里已经深恶痛绝之,偏偏你欲罢不能。
这中间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因素在起影响呢?
就拿写作这件事情来说,文章千古事,今天人类文明史以及所有的进步都离不开写作这件事,我们读武侠小说,常见的一个梗就是,一个落魄的人无意中得到一本秘籍,然后他习了,于是就成了顶尖高手,从而大仇得报。
不管是不是真的,人们更愿意接受并选择相信,文字是种传承智慧的极佳途径。
在今天,人们通过发掘古墓葬发现了不少古代的一些书简之类,可能就改变了对一段历史的认知或者有了一种对经典解读的全新视角,在我学生生涯中,有一室友会经常念叨一句:“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实际上所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一定是可以找寻到其中发展的脉络的,也正是这种传承与创新使得文化生生不息,有根有枝有叶开花结果分蘖,独木不成林,单花咋成春?
我不是去讲这中间有多大的价值,这个不用我讲,人所共知,我想说的恰恰是明知它的价值,我并不能刻意的练习以期精进自己,原因是什么?(或者更精准地讲借口是什么?)
我宁愿相信,一个人背后的努力一定会在某一天得到加倍的回报,但仅仅只是相信,够吗?
远远不够!
需要落实到行为上。
如果单论到行为本身,做起来并不能,到这儿我想起曾经读过这么一个故事:
某一天,苏格拉底在上课时,有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后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一遍后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时,有八成的学生举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位同学坚持了?”
这时,只有一位学生举了手,这位学生便是柏拉图。
一个简单的动作坚持长时间,就变得不简单,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天天做,道理谁不会挂在嘴边呢?
反过来,玩物丧志的道理我都懂,但沉溺于中,别说自拔了,就是他拔都不一定好使,反倒视其为仇寇。
这中间,一定得是自省,自醒,才能自救,所谓天助自助者,一定自己,由内而外的改变,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