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正念冥想时,要抱持一些基本态度。
“冥想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这就是正念冥想练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态度:你要打破所有对结果的预设期待。
这时我们可能会产生疑问:正念的价值不是越来越被关注到吗?应用的领域不是越来越广吗?正念练习不是能帮助我们提供注意力,并且减压吗?为什么我们不能怀抱期待呢?
一、我们应该打破期待,观照练习本身
通过前面的课程,我们已经知道了正念练习在全球范围内的主流会趋势,以及这个主流化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的个人、学术机构和科学研究。
虽然冥想的价值正在不断得到验证,但是,正念冥想的好处不会平白无故的到来,而需要我们去亲身体验。
如果你想从正念练习中获益,就需要秉承一定的态度。
前面课程讲到的正念的定义,以及一些重要的正念科学研究等,这些认知、信息层面上的学习是重要的,但这这只是一个开始。
正念的学习,更是一种体验式学习,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到这个过程中。
就像卡巴金博士所说:你的态度就像一片土壤,正念练习就是你在这片土壤上培育一份能力,让心念平静、身体放松,集中注意力、看得更加清晰。如果这片土地贫瘠,也就是说,你对练习的承诺和投入很低微,那么,你就难以持之以恒地发展出那份平静和放松。同样的,如果土壤被污染了,也就是说,你带着强烈的预期去练习,比如强迫自己去感到轻松,强求达到某种结果,那这块土壤将是不毛之地。你也讲很快得出“正念练习没有用”的结论。
卡巴金博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带到正念练习中的态度,将决定它对我们的长期价值。
在《多舛的生命》一书中,卡巴金博士提出了七个态度性因素,并成为几乎所有正念干预必谈的基础。
这七个态度性因素是:非评判、耐心、初心、信任、无争、接纳、放下。
这些态度之间不是各种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需要有意识在练习中培养。
由于这些态度一起构成了我们的一个强大的正念练习的基础,所以,有必要在开展正念练习之前,先熟悉这些态度。
这七个态度里,“非评判”的态度前面已经讲过,“耐心”、“无争”和“接纳”相对也比较容易理解,下面重点讲一下“初心”、“信任”、“放下”这三种态度。
二、三种态度:初心、信任和放下
1. 初心
初心,就是一个看待万事万物都如初见的心念。
初心会提醒我们一个简单的真相:没有一个时刻是跟别的时刻一样的,每一个时刻都是独特的,都包含着独特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把培育初心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试验。
比如:下一次,当我们遇到某一个熟人,问问自己,是不是在用新鲜的眼光看他,看他的本真,或者是带着成见看他。在我们的孩子、配偶、朋友、同事身上试试。如果我们养狗或养猫,也可以在它们身上试试。
当我们在户外大自然里的时候,也可以试试:我们能看见天空、星星、树木、水和石头吗?能以一个清晰和纯净的头脑来看到它们的本真吗?能透过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情绪的面纱来看它们吗?
总之,直接地在当下体验一切,体验此时此刻的独特。
2. 信任
信任是指我们对自己和自己的情感发展出一种基本的信任,这也是正念培育的整体的一部分。
比起总是向往寻求指导,相信自己的直觉和自己的权威更好些,哪怕在这一路上,我们会犯一些“错误”。
在任何时候,如果我们觉得某些事情不对劲,去尊重我们的感受,而不是因为有个权威或者某群人有不同的想法或说法,就去低估或者忽视自己的感受,甚至把它们当成不正确的。
正念精神强调了去做我们自己,并理解“做我们自己”意味着什么。
无论是谁,如果是在模仿别人,都是在朝着错误的方向走。要成为别人是不可能的,我们唯一的希望是更好地成为我们自己。
请注意,这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为自己。因为正念中,那个自己已经足够好,足够圆满。
在正念练习中,我们在担当起做我们自己、信任我们自己的自然。我们越多地对自身培育这种责任,我们也越容易的信任他人,并看到他人本性善良。
3. 放下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在印度有一种抓猴子的特别方法,猎人们那一个椰子,在椰子上挖个洞,这个洞口的大小,刚好能让猴子把空手伸进去。猎人把这个椰子固定在树根上,然后往里面放一个香蕉。猴子从树上跑下来,把手伸到椰子中,抓住香蕉。但是,这个椰子上洞口的大小只够猴子空手进出,而抓住香蕉的猴手就抽不出来了。要想逃脱,猴子只需要放下香蕉,把手抽出来,就能逃脱。但大多数猴子都不会撒手,椰子就像一个手铐一样把它锁住,猴子最终会被猎人捉住。
通常,我们内心也会有很相似的方式被抓住,无论我们的智商有多高,
培育放下,或者不执著的态度,对正念冥想来说是很关键的。
放下并不是什么陌生的体验。每晚入睡的时候,我们都在放下。我们躺在一张垫子上,关上了灯,在安静的地方,放下我们的身和心。如果我们放不下,就睡不着。
我们可能有这种体验,身体躺在床上,但大脑却无法安静。这是压力增加的早期征兆。这是,我们就像把手伸进椰子拿香蕉的猴子,可能没有办法让自己从某种想法中释放出来。如果我们迫使自己睡觉,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所有,如果我们能入睡,那么我们已经是放下的专家了。而正念练习,就是让我们练习把这个态度应用到醒着的时间里。
除了这些基本态度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心灵品质,同样可以开拓。
比如:培育不伤害、慷慨、感恩、忍耐、宽恕和淡定等态度。在很多层面,它们是与上面讲的七种态度相同的,它们会从中自然地呈现。
这样,慢慢地我们就会出现转变,我们会一点一点的倾向于这些更广阔的,甚至是更高尚的品质。而我们也会发现,这些品质其实早就已经安住在我们的内在了。
三、 真正的练习是生活本身
我们已经知道,正念练习既不神秘,也不需要到神秘特殊的地方,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练习。
真正的练习就是生活本身,我们在课程中所学的东西,可以非常有机地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跟我们的生活是没有割裂的。
当我们把练习带到生活中的时候,它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品质。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的:去影响每一个日子的品质,那就是最高的艺术。
(待续)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