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片开始今天的软文。。。。楼上是今日突然想起来我的微信好友中,有很靠谱的留学老师以及一整套的留学咨询。
图二是老芬达我的好基友,那种一心一意为你想的基友,可以睡一块,基本上是那种要基友不要男朋友的类型,也是假如你在马路中间跌倒了,手上提的东西撒一地,他会说:我会来扶你,但容许我先一口气笑完再来的那样损友。。。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已经为我们的友谊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都是专科,只是专业不同,后来专升本考试她考上了,我没上,一个去读书一个在飘荡,间歇性的聊天,总能把牛吹上天,而且还不带喘气的。
今天喝了李尚龙老师的一碗鸡汤,大概就是一位爸爸和儿子的对话:家里穷,你要省钱,所以别读书了,另一种说法就是。家里虽然穷但是你要努力,争取让家里不要这么穷,家里就算一分钱也没有了,爸爸卖血也要供你读书。苦尽甘来的用脚底板想就知道是后者,省了学习的成本,生活的成本就会很大,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小时候不怎么理解老爸老妈每次都对我说,你要努力读书,不管怎么样你只要认真学习就好,其他的事儿就交给我们了,那会儿,我也不是很明白,为何父母对我教育的钱这么大方,后来也就明白了,大概也就是不想让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田里耗一辈子罢了。。说实话我挺感谢我父母的,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
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全世界,而我的行走范围还没出国,也就是比同班的人能闹腾一点,最远也就去了杭州,从西双版纳飞到杭州, 3000多公里的距离,就是我的行走范围,当然比不上那些靠自己能力自力更生的大大们,一言不合说走就走,不管如何我一定要考上研究生,出国,再次之前我要实现百度的累积。转换思维模式,做事前看清楚再下手。
共勉,不能让学历这道坎卡在我的前进道路上。
我们再说一说芬达好了,芬达其实不叫芬达,只是高中时候喜欢和橘子味的芬达而来的外号,后来也就懒得喊名字就这样好下去了。芬达这个人文学功底很深厚,作为好基友我是特别喜欢他的,以及之前他还在抱怨说考上本科了那就毕业回来找一份文员的工作,或者在一家私营的学校当个幼儿园老师就好了,可是我不服气啊,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一个月就只有这么点工资,读书付出多少青春,到时候又要回到流言蜚语的地方浪费一辈子,然后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结婚生子???excuse. me ???我会疯的。。。后来说着说着变成了我要考研究生,万一哪天我考上了211的研究生,我爸妈也不会忍心让我不去读。。。。可是英语啊。。省略100+字。。。于是出现了楼上的对话。。。我想事情都朝着好的方向走。。目标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去实行,不偷懒。
我们都盼着对方好,奶酪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想要的生活蓝图自己慢慢去设计实现就好,不踏出第一步,你永远不知道你还能走多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