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学校新来了一名女同事。她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孩子和婆婆。女儿一岁半左右,聪明可爱。妈妈备课或去上课时,女儿有婆婆带着在操场玩儿。
有同事说,孩子都会走路了,可以给奶奶丢到家里了。可这位妈妈无奈的笑笑,没有回答。
作为曾经的新手妈妈,我很能体会这位同事左手工作,右手带娃的无奈。因为我也曾经选择和她一样的路,带娃上班。
做为一名高中老师,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周末也难得休息。而作为主科老师,会更辛苦。每天的课时更多,相应的备课量,作业量也更大。
如果把孩子丢在家里,每天几乎很难有和孩子玩的时间。早上走时,孩子还没醒。晚上回家,孩子可能已经睡着了。所以带娃上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在工作的间隙,尽可能多地孩子玩会儿。
大宝小时候就是在我们单位宿舍长大的。到小宝时,我们的新家离学校相对较近些,就没有再住校。为了多陪孩子,除了必须在校完成的任务外,我把好多工作都带回了家。在家备课,在家做课件,在家批改作业,在家改卷……。而且这些工作尽可能多的安排在孩子睡着之后。因为我很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每一秒,我想要和他多互动多交流。
这么大的工作量加上晚上照顾孩子睡眠不足,使得我的体重自动减轻了很多。这么拼,我只是想最大化的兼顾工作和孩子。
对于坐班签到打卡这些面子工程,根本无力顾及。好在学生的成绩也一直稳步增长,领导也说不出来什么。只是我的绩效一直很低,任何的奖项都与我无缘。不过,有得必有失嘛。
其他外在的东西,之后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唯有孩子的成长,不会等你。错过的陪伴,可能永远也无法弥补。
三岁前是孩子和父母一对一依恋关系的建立期。此时,妈妈应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尤其是孩子一岁半之前,妈妈一定要自己带。否则很难在心理上与孩子建立依赖关系。
很多孩子小时由奶奶带,稍大点上学时才回到父母身边。这父母往往发现孩子跟自己就是不亲,根本不听话。尤其到了青春期,更是会出现好多问题。这时这些问题都很难解决了。因为青春期出现的这些隔阂,原因都在依恋形成期。
很庆幸,做为妈妈,一直没有放弃自我成长。很庆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未缺席。
愿我的陪伴,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