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下定决心做与瑜伽相关的事情,孟伟就一直在路上,一边是在持续练习的路上,一边是在持续学习的路上。
他曾参加过两位阿汤老师的15日教练班培训课,算是对阿汤有了初步的了解。去年,他参加了John Scott的3日工作坊,又收获了不同寻常的体验。
面对John Scott这种级别的阿汤大咖,孟伟依旧很平静,这与他的性格有关。谈及让他印象深刻的内容,并非是解锁体式的技巧,而是那些触碰到他内心柔软处的点点滴滴。
在课堂上,孟伟会选择离John近一些的位置落座。自然,他的一举一动都在John的观察中。有趣的是,John曾要求孟伟站起来,拥抱他,询问他的名字,还告诉他,“这个世界需要你的微笑。”
事后,回忆起John与他的连接,尽管他们之间没有太多语言交流,孟伟依旧品出了一些奇特的味道。
他反思,自己素来是个脸上没有微笑的人,看起来很严肃,所以John才会希望他能多微笑。
同时,作为瑜伽老师,他意识到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多要面对的是人。他需要多给别人传递微笑,而这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传递一种爱的方式。
“我缺少松弛感,这些年,我做事时太紧绷了。在教学中,我以为的严谨,其实会给学生带来不舒适、恐惧或害怕的感受。我有点懂了,我也会做出调整。”孟伟讲出了自己的心声。
课堂上,John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视的练习,跨越性别、年龄、自我心理设置等障碍,去除个人想法,敞开内心与其他人建立连接和感受。
当孟伟和一位同学对视,进行眼神交流时,对方觉得孟伟的眼睛很懵懂,不禁会问,“孟伟,你在看谁?”
按理来说,跟别人进行眼神交流,是个很好的机会去感受对方,但孟伟明显没有去了解对方,他只是在感受自己的内心。
课程快结束时,John邀请孟伟做了一个拥抱,并让他去感受老师的呼吸。孟伟如是地做着,用心去感受,仅此而至。
当被问到跟John拥抱,感受到了什么,或者心情如何时?他的回答很简单,只是“平静”。
也许,这与孟伟一贯的行事风格有关,他一直在做公益救援,认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不太一样。不经意间,也就让自己变成了偏理性,又有点严肃的人。
对生命充满敬畏固然很好,但不代表着我们时刻都要特别紧绷、特别严肃地去生活,对吗?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需要给自己穿上一个盔甲,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可当我们回归生活或练习时,也许我们需要更多地卸下自己的包袱,让自己更为松弛,更为真实。毕竟,瑜伽是一个关乎个人感受的练习体验。
倘若我们始终包裹着自己,又怎能有机会去感受更丰富的内在体验呢?又怎能把瑜伽练好呢?那样,岂不是错失了很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