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过程简要回顾如下:
齐王曹芳是魏明帝指定的接班人,8岁做了小皇帝,到了第十个年头,小皇帝成年了,垂死之年的司马懿用计谋诛杀了皇帝的猪队友,全国武装力量实际掌控者大将军曹爽家族及其党羽五千多人。剪除了小皇帝的爪牙,破碎了小皇帝的真皇帝梦。2年后,司马懿去世,再过半年,司马师做了大将军。又过了2年,20多岁的青年皇帝更加的不好控制了,大将军司马师果断免除了曹芳的皇帝职位。换上了看似温文尔雅的13岁少年高贵乡公曹髦。2年后,司马师去世,弟弟司马昭接管了大将军职位。过了几年,青年皇帝又20岁了,又到了不听话的年龄。皇帝急的要造反,居然敢造大将军的反,其下场当然是死路一条。这回的接班人选定了14岁的少年陈留王曹奂,6年后的秋天,晋王司马昭去世,儿子司马炎袭位,当年年底,青年皇帝又到了20岁,选择了让位,司马炎成了晋武帝。
曹魏政权46年,真正属于曹操自家人实际掌控的也就20年,儿子曹丕7年,孙子曹睿13年。三少帝的26年,尤其是曹爽集团覆灭之后的16年,完全是司马氏掌控天下。
历史没有假如,假如只是千万种可能中的一种。曹操活了65周岁,在那个年代也算是高寿了。曹操生于155年,是个50后;司马懿生于179年,是70后;曹丕生于187年,是80后。曹操若是能再多活几年比如和司马懿一般活到72岁,曹丕不一定能赶上继魏王位。曹丕的同母兄弟曹彰、曹植均有可能做魏皇帝,魏国的历史可能从一开始就被改写了。何况,就曹丕的个人素质来说,可能真的不符合开创新朝的皇帝要求,这个后文再说。
同样,曹丕要是能和他父亲一样活到60多岁,接班的也就不是魏明帝曹睿了,司马懿可能就老死在曹丕的那一代。那连后面的两晋南北朝都悬了。可谁能想到80后的曹丕去世后,70后的司马懿硬是再活了25年。司马懿一个人就几乎熬过了曹操嫡传祖孙四代,年龄是个宝,说的一点都不错。 至于曹睿,更是如鲁迅先生笔下的九斤老太所说:一代不如一代,居然只活了35岁。曹操有25个儿子,却偏偏选定了曹丕这一支传承,真不知道上哪说理去。
现在看来,曹操一脉估计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家族遗传,曹操的另一个儿子曹彰,军中大将,就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笔下“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那个长着黄胡子的曹彰,在曹操死后不久暴病而亡,估计是心情郁闷死于高血压或心脏病突发。中年后的曹操常犯头疼病,估计就是有脑部毛细血管出血,应该是轻微脑梗。名医华佗看出来了,说要打开脑袋放血可治,曹操不愿意,估计曹操真答应了,华佗也不敢开,病就耽误了。
人们常说,千秋功过但凭后人评说,可曹操的后人那么命短,死的死,杀的杀,自家的后人凋零殆尽,剩下的都是别人家的后人,让别人家的后人而且还是谋夺了你家产的别人家后人来评价你的功过是非,你的脸怎能不白,没绿就是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