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考研没有方向感,多半是因为没有分析清楚未来的路又自己吓唬自己。简单整理,看看就好,我的干货我自己留着,必要时啃啃还可以加油。
【主题心态】
我爱你,三年不够,那就用七年,来赴青春之约。
以你为坐标,我要杀出一条路。
不要以学习是吃苦、考研是逼死自己来自居,这样你的大脑记忆细胞会排斥记忆知识点。
【共勉】
闺蜜,26岁,香港读博,高中时相识一年后我读文她读理,文理的成绩无法准确对比,但从班级排名来说她是不如我的,虽然刻苦程度我远不如她,自此认为,我的智商比他高,高考她上了二本的院校,那四年回我短信通常在凌晨之后,那个点他刚刚上完自习,三年后考研去了北京交大,好几次打电话都说学多了胃不行,总吐。盐二去了香港,成了我身边最年轻的一位女博士,每月奖学金折合人民币一万四,高中的青葱岁月,我们每天一起回家。高中后这七年多的时间里,虽然联系没断,我们的见面次数却不超过七次,原因很简单,她在学习,在准备建模比赛在上英语辅导班,在备考gre,没有时间。虽然直到现在我还是认为自己智商比她高,但她的经历告诉我,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坚持。
【知己知彼】
查阅相关资料如下:
香港大学经济学要求申请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数理能力以及学习过一定的微积分课程。关于这一点,根据多年的申请经验,国外经济学硕士都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数理基础,如对微积分,线性代数,matlab的运用能力等都有一定要求。
香港大学经济学硕士课程设置
1. 主修课程:
Microeconomic Analysis, Macroeconomic Analysis,
Applied Econ or Econometric Theory or Econ Forecasting
2. 选修课程:
Microeconomic Theory, Macroeconomic Theory, Corporate Finance,
Development Econ, Econometric Theory II, Financial Eco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athematical Economics, Monetary Policy,
Network Economics, The Chinese Economy
如果申請者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可以選擇一些MBA的課程來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
香港大學經濟學碩士申請條件及截止日期
1. IELTS 6.5+ TOFEL 90+
2. 建議申請者提交GRE/GMAT成績
3. 學校會全面的考慮學生的本科成績,工作經驗以及推薦信來決定是否錄取
4. 申請截止於每年的1月6日
香港大學經濟學碩士學費及生活費
學費:18w 港幣
生活費:10w港幣
港校研究生分为研究式RPG (Research Postgraduate) 和授课式TPG (Taught Postgraduate). 研究式读两年,有奖学金,适合大牛申请。授课式读一年,自费。 港校授课式的要求不算很高(底线大概是GPA 3/5, 雅思6),不用像国内的研究生那样艰苦考研,只需要适时网申提交材料,通过笔试(现场或email发卷,不是每个学校都需要)和面试(现场或电话面试)就可以了。但申请的人较多,属于择优录取,当然也有个人人品成分在那。
(一)需要准备的材料
港校的申请材料大同小异,详情可以登录各个学校的官网了解。个人认为材料越全面越好,宜多不宜少,但要跟申请的专业相关哦。一般来说有以下这些:(1-4为必备材料,5-8的为建议材料)
1. 本科时期的毕业证书 (英文)
2. 本科时期的成绩单 (英文)
3. 英语能力证明:雅思、托福、六级都行(专八不在此列 ),一般雅思6分或者6.5就行了,除了个别要求高的专业
4. 密封推荐信两封 (英文)
5. 个人陈述 Personal Statement (英文)
6. 个人简历 (英文)
7. 各类专业相关证书
8. 护照或通行证
(二)如何准备材料
个人认为这是最折腾最花心思和时间的一步……但这一步做得好做得全面的话,面试会相对轻松,个人经验而言。
1. 毕业证和成绩单可以到学校的官网申请
2. 雅思自己报考即可,一定要多做真题……每个月都会有考试,要考A类的,考完后两个星期出成绩。网站链接:http://www.chinaielts.org/
3. 推荐信比较tricky,国内的惯例是上网找模板,自己写好,然后找导师签名。 未尝不可,但写好以后记得让英语好的朋友或者外教检查一下。推荐信要密封,信封封好之后让推荐人在接口处再签个名。
4. 个人陈述,写一下为什么想读这个program,突出自己的优势,读完之后的计划。 记得找人检查。
5. 个人简历,要写跟专业相关的项目,扯也要扯到点子上。
6. 各类证书、护照、通行证这些就不多说了~
(三)申请程序
1. 网申 (九月中到次年二月,或者十二月中至次年二月,有些学校到次年三四月)
留意网申开放的时间,港中大(Chinese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很早,九月中。港大的很晚,十二月中。同时分享一下心得,对外汉语相关专业,港中大是滚动式录取的,一直到次年二月,分几轮,早 交早审核早出结果。港大是一次性录取的,早交晚交都是同时审核,同时出结果。这里就有可能遇上一个矛盾了,同时申请港中大和港大,港中大都给推研信了,港 大还是没有动静。我最想去的是港大,但是港中大的offer也来之不易啊,万一放弃了港中大以后港大偏偏没有要我那怎办……这个留位费我是交还是不交呢? 为了避免留位费的纠结,可以十二月中就申请港大,到二月中才申请港中大,保证自己在港中大的最后一轮。
这样两间大学出结果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但这个做法 会有一定的风险……)
网申要填个人资料(包括学历啊工作经验这些),推荐人资料,英语能力证明,还有开放题,就是问你为什么要申请我们的program,这个program对你日后有什么帮助,这个时候就可以把Personal Statement粘贴上去了。同时建议准备一个资料库,对于网投网申非常有帮助。网申的时候要交报名费(港中大180港币,港大300港币),网申完成后会有一个申请号,要mark下来(最好截图),这个很重要。
到了二月底还是没有什么消息的话,赶紧申一下其他港校或者其他专业,有些会把网申日子延长的。
2. 递交材料
网申过后就可以寄材料给学校啦,邮寄地址在官网都能查到。谨记每一份材料都要在页面上写明自己的申请号和名字。最好把材料都装在一个大信封,然后信封首页贴张cover (or checklist), 写明The Enclosed Documents are as Follows: XXX. 装的时候放一份check一个,保证不遗留,也显得个人比较细心和有条理。小米(学院秘书)收到材料之后会给你发确认信的,没有发的话你自己发给小米问一下他们收到没有吧。
3. 笔试及/或面试通知(次年二三月)
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笔试这一轮的,我申请的专业港中大有,港大没有。收到通知的话恭喜你了,已经过了第一轮筛选,成功了一半了。(港大的很晚,等到二月底都很正常,不要过于担心或者灰心。)
收到通知以后要好好准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面试会以中英文进行,不用担心,港校的老师很照顾的,英文一般就是问问个人经历这块。面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
(1)个人经历:求学经历和工作经历(不要理所当然认为不用准备,要好好想想自己做过什么和有什么体会)
(2)对program的了解:为什么要读这个program,对这个program有什么了解
(3)专业相关:一些学术上的(如语言学)和实践上的(如怎么教之类)
(4)职业规划:问问你读完打算怎样,留不留港,继续读博还是就业
(5)提问环节:你对program的一些疑问,这个也很体现你对program的了解,不容忽视个人小分享,港大的教授一定会问你有没有教师资格证,照实回答之余可以表一下决心。我是这么说的,“没有,因为我在国外工作,每年只回国两次,碰不上培训、考试和申请认定的时间。据我所知这些都是在七月份到九月份进行的。如果我能拿到这个offer,我在假期里就会参加培训和考试,今年申请。”
4. 面试结果(三月)
面试过后两个星期之内就会收到结果,有三种可能性:not successful, waiting list, successful. 前后两种都很好理解,比较tricky的是waiting list;通俗地讲,就是备胎。Offer发出去以后,不是每个人都会接受的,说不定人家有更好的选择,或者已经许身给之前录取的学校了(尤其是港大那么晚)。如果有人放弃offer,waiting list的就有机会了。不过,机会很很很渺茫的,看似窝心的话语只是出于礼貌,不要想太多……
成功的话恭喜你,会给你发推研信,说a place has been reserved for you. 如果你之前交的资料是复印件,会叫你重新寄正本过来。你的资料会提交学校的研究生院再审核,一般都不会有问题的,正式的offer信会在一个月之内寄给你(会先收到电子版的,纸质的offer用平邮寄出,很漫长的……)
5. 接受offer (四月)
Offer信首先就是恭喜你被录取啦,然后问你要不要接受这个offer啦,还有就是要交留位费。要填好接受offer那张纸,然后到银行办汇票,把汇票回执寄给学校,这样才算真正成事了。留位费每间学校也不一样,港大的是一半的学费。
成事之后就是入学的准备了,过程也相当漫长和繁琐:申请学生签证(港大的超慢),拿到签证后去办逗留签,然后入境办自助通道,到港后申请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一大堆,还有租房子啊找室友买家具啊又一大堆…… 只能说wish you luck...
(四)一些小体会
1. 择优录取,必然就会担心自己的成功机率。个人认为港中大看重学术成绩,港大更看重实践。加分项:“名校”毕业(Top 10, 211, 985那些),GPA 3.5以上,拿过奖学金,雅思7分以上,有相关实践经验,有国外交换或者实习经验…… 如果在刊物上发表过文章,还权威人士或机构的推荐信,写个research proposal直接申研究式的好了。没有这些加分项也别灰心,那是加分项啊,比基本要求高一点。只要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就有机会的。很多本科二本的也申请到了,主要看个人的态度和准备是否充分。
2. 要错开申请的时间,避免留位费的纠结。刚才也说过了,有些学校是滚轮式分几轮录取的,有些是一次性处理。在申请的时候,要先申自己最想去的,隔一段时间再申second choice的,最后才申垫底的。(但一定要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申请!)
3. 如果不是有绝对的信心,多申几个学校或者几个专业比较稳阵,不要等没有着落又错过了申请时间才来后悔。几百块的报名费也不算很贵,买个安心也好。反正准备的材料也大同小异,就是多复印几份材料,让推荐人多签几个名的事情。
4. 可以的话,联系一下已经在读或者曾经读过这个program的朋友。问一下相关情况, 增加对program的了解,这个在面试的时候很体现你的诚意的。
5 .不要孤军作战,加一下同年申请的同学群,交流信息,同时多在论坛里参考别人的经验。
6. 如果不幸收到拒信也别灰心,就像找工作一样,不是找最优秀的人,而是找最合适的人。
希望通过以上的的介绍,虽然仅仅是针对某一专业的介绍,能够为大家在申请香港的大学时候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自我鼓励】
当一个女生不再追求站在人群中央而是默默奋斗梦想,
不再时刻想着感情而着手规划未来 ,
不在课间嘟着嘴自拍而在课堂上埋头做题,不再为别人的谩骂大打出手而是淡然
一笑而过,不再苦心经营自己的发型 ,而是长发及腰扎一普通马尾, 或许你觉得这样的她
丑陋懦弱暗淡无光, 但你不知道这是一个女生成熟的标志。
哈佛大学校长说过,你可以选择退路,但人生很长,先去做你热爱的事情,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退路。
其实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很简单就是突破自己,体验你最想体验的无论刺激或是平淡,无论结局是不是你想要的至少你去尝试了去做了,想留学就去不要在乎其他的因素 努力去做相信自己!!
【记住"两个秘诀"】 一个是健康的秘诀在早上,一个是成功的秘诀在晚上。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资料选择】
数学用书
数学用书一般现在比较热的就是李永乐的全书,张宇的十八讲和汤家凤的全书,最近几年张宇和汤家凤都比较火,他们两个的视频我都听完了,也就说说他们两个的特点:汤的教学风格比较轻松,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听着还有点幽默感,不太容易让人听着犯困,他对一个章节的知识点和出题类型都会先分的比较细致,在做题时,可以直接根据题目的特点,应用他给出的方法,这个就比较爽了是吧,当然了技巧和方法自己要练得融会贯通才是真本事,还有汤的高数和线代视频讲的还不错,概率就讲的太粗略,视频那块把特别重要的二维随机变量这一部分讲的却很粗。
再来说说,张宇的讲课风格,他把基本的概念会很重视,在每开始一个章节都会把他所要讲的知识介绍清楚,给你内心知识框架准备。张宇讲的课都还挺不错,可以从网上找些他的视频看看,他也挺爱开玩笑,对于很多觉得学习数学沉闷的同学可以看看他的视频感受下。也有很多同学用全书总是不习惯,用了张宇的18讲觉得效果很好。
说到最后用书,我还是推荐市面上大家都在用的二李的复习全书,毕竟这是经过大家这么多年检验了的,肯定里面是很全面的了,对于其中某些章节不会可以看看视频,或者借一些别人的其他参考书来看看,还是建议以这个为纲。
模拟
在最后自己的模拟是必不可少的,前期的充实准备是代表你有多少,而考试要求是你在三个小时里能呈现多少,所以这之间的区别就要靠考前模拟提高做题速度和知识反应的速度来解决。先说说模拟用的资料吧,一般都会说到400题,其他的还有汤家凤和张宇都会出考前的模拟题,合工大的考前模拟五套题也都还不错。就简单介绍下这些模拟题,a。400题是大家一致都在说的,它里面会有一些难题,题目的计算量会比较大,所有在练400题时,心理要有这方面准备,这个模拟题也是比较好的,自己最后能把十套坚持练下来,对付考研应该不成问题;b。合工大五套题是比较经典的,很多出题类型可能之前都没见过。还有,合工大五套题是在网上买不到的,这个到时就不要在网上纠结了。每年都是研友自己扫描之后传到网上的,所以这个自己到时要留意好,超越五套题的题目的综合性都是很高的,能家查出很多自己忘记了的知识点和题型。c。汤的题目比较简单,这个就不多说了,可以放在最后考前保持有好的心情时练一下。
【方法大招】
说到背单词 我要不要给你们分享一个决招#(滑稽)
准备一张白纸 不是笔记纸 是白纸
把单词英语写在上面 一笔一划的写!
然后看着单词 在心里默默的读它的汉语意思
读十遍吧
然后换下一个 背完下一个在回头看第一个 是否记得它的意思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 把你的脑子当成机器 硬性的输入 让它工作
你们可以试试#(玫瑰)
一般作息:
1.我一般6点30分醒来,写晨间日记。上面会写“a.心态准备:我现在心情有点糟糕,还想睡觉,但是八点需要良好的心态来进行正式高效学习,所以,我必须振奋起来,加油!”“b.行动准备:为了确保八点正式高效的学习,我应该吃好早餐,天不冷的话,应该小跑一会儿,太冷的话,那就神伸懒腰好了,总之,要让心情愉悦起来”、“物质准备:应该去买水、巧克力……”写着写着,就清醒了过来。我不确定刚刚起床要不要再床上像猫一样的坐着不动停留几秒,听说有利健康,不错,很有利健康,我的尝试是这样的:为什么坐着?躺在不是更舒服吗?——没错,我又睡了几个小时!----这就是好处吧吧吧。
反正就是此类日记记录每天重复差不多的唠叨,长时间的进行,我发现,这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暗示的作用——或者说,我有意于使它培养出一种条件反射,我喜欢这样,因为我喜欢——简单的勾勒,不是很长,我把笔记本放在床头,一起来,就里面写第一个字,“2015年……”之后就自然起来了,朋友,记住一条简单的惯性定律:静止的倾向于静止,运动的倾向于运动。不知道一件事情怎么开始才合适?先去做10分钟。不知道怎么和女孩搭讪?立马过去说一声:“你好!……”后面的你自然会接着说。动起来,运动的倾向于运动。我真喜欢这句话。
2.我也有睡过头的时候。我看到有人因为一次计划的中断他就放弃了整个项目,我觉得他实在是愚蠢啊。比如我昨天打算早起学习的,可是济南雾太浓(刚刚接到济南大雾黄色预警,不妙啊),我以为是太没亮,结果晚起了两个小时。我难道不学了?对的,很多人正是这样做的。如果他在睡过头到中午才起来,他就很懊恼,麻痹,一天就这样悔了,算了,算了,今天下午还是好好玩吧,明天一定要早起!——这真是愚蠢啊,你没想到吧?第二天还是一样哎!长时间这样,效果很不好,你知道吗?当最后任务期限要截止的时候,你就焦躁不安了,你开始感叹时间他妈太快,自己不知不觉又荒废了这么多时间!……一连的情绪爆炸……哎。
晚起了,就接着计划一天可利用的时间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
同样,长期的计划要是因为不得已有一天两天的中断也没有关系,接着进行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非要让一时的缺失造成长期的隐患?!
3.能量值爆发期。
每个人的高能学习时间段可能不一样。但是我要强调一个词「预计」。观察自己长期的活动状态,我认为,预计自己能量爆发态出现在上午8~10,下午2~5点,晚上6:30~10点,一共八个半小时,所以,我会为了这八个小时坐着很多额外准备,比如,中午午睡就是必要工作;下午5点40左右,我可能会眯一会,这也是必要的工作;休息间隙用牛逼的耳机听喜欢的音乐,是必要的工作;个人爱好,俯卧撑也是必要工作;巧克力也是……总之,都是为了保证这八个半小时的高效利用而准备(实际上达不到8个半,8~10点休息10分钟,下午2~5点休息10*2,晚上6:30到10点,10*2,因此学习纯时间是7小时40分钟)。
因为里面提到下午5点40左右的小睡,那个时候并不困,是为了防止晚上三个半小时产生疲劳而提前进行的小睡眠的。在疲劳来临之前休息放松是最好的缓解疲劳的方法,你没有听说过吗?你听说过,所以,我再一次提醒你而已。
ps.别以为这样学习苦逼,其实我是在极大愉悦度中进行的,伴随着强烈的仪式感,每一天都像朝圣之行。
看了这么多,可以行动了。喜欢就请点赞哦,准备考研的作者花了这么多时间码字给你看。你看,我对你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