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男人”抄医书医院里好多人都知道,是自学成才,但是院里的挂牌医生对他似乎有些“偏见”,认为他是“野路子”上不了大雅之堂的江湖郎中。直到有一次,我们药剂科副主任田阿姨父亲来医院抢救,让好多科室的医生对“王男人”刮目相看。
中医院斜对面是体育场,早晚都有人在里边锻炼,田阿姨父亲也是经常去晨练“撞树”(有些人喜欢用背撞树,说是强身健体,至今也没觉得有什么科学道理,树皮倒是被好多人撞的都秃了),那天早上刚上班,送药去煎药室,大门口就冲进来几个穿运动装的人,四个人拉着跳高用的棉垫兜着一个老人,跟着跑进来的人大喊要急救,因为太早好多人刚到岗,有的开会,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在做准备工作。这些人冲进来现场一片混乱。
原来田阿姨父亲和往常一样去晨练“撞树”突然晕倒,被晨练的几个年轻人用他们体育场练跳高场地的棉垫给兜着抬过来了。前面的嘈杂惊动了“王男人”,四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累的气喘吁吁,把棉垫兜着的老人直接放在了大厅中间,“王男人”大步流星地冲了过去,他的反应惊呆了众人,变魔术般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个类似指甲套装的盒子,试了下鼻息,翻看了下眼睑,搭了下脉,所有动作一气呵成,最后从他的盒子里掏出一把十分锋利的剪刀,掐了老人的人中,就顺着袖子把衣服剪开了,不知道手里什么时候多了几根银针,在胸口和脚踝就扎了下去。一套动作下来,老人慢慢上来一口气,脸部有了血色。当时周围好多人,感觉只有“王男人”是唯一不慌乱的那个人,特别是用剪刀剪老人衣服时,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煎药师傅的下意识反应,急救医生都不见得有如此反应。 事后才知道抢救的这老人是田阿姨父亲,田阿姨后来还买了好多礼品专门去感谢“王男人”,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姐姐说,他“照单全收”,没有客气。只是说了句“是医生都会那样做的”。我不这么认为,当时的紧急情况下,能做出他那样反应的人很少,或者说专业的中医医生未必做得到。这件事情以后,好多科室的医生对他态度有些“改观”,其中包括X光科主任,戴眼镜文质彬彬个子不高的“极品男人”。
煎药室是独立在前面门诊大楼和后面住院部大楼之间的一个复合式建筑, 是过去遗留下来的“日本房”改造的。在东北有很多当年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统称为“日本房”,以“飞机楼式”为代表修建的学校和医院居多,抗震级别都是八级以上的。煎药室是“王男人”工作的地方,也是他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看到了这个男人的很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