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2014-2015)
当开始盘算着要去加拿大落基山的时候,各种选项扑面而来,就像倏然打开一扇通往满满一屋子蝴蝶的门,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余,略微有点惊慌。看了许多中英文各式攻略后,才逐步的理出一些头绪来。
虽然落基山甚至整个美洲山系(中文误译科迪雷拉山系)在地图上看南北走向瘦瘦长长的,但是其实东西向的宽度并不小。加拿大落基山是由很多山脉构成,虽然不少山脉是南北长条形,但也更多在造山运动过程中被“扭曲”得奇形怪状了。因此,若要从一条主要公路外加少数岔路就想穷尽美景,是不可能的。我想,当初修公路的时候,大概不是主要为了旅游,因此选择最经济的方式,修在最宽的Bow Valley里。但是,为什么所谓的几大名湖要么在主路边上,要么在很容易修路的分岔山谷中?其实多半因为路边的湖才有更多人去,而去的人多了才能出得了名,与其说这些湖更好而出了名,不如说出了名后大家都说好。其实,这些个路边湖都是经过了人工造景的处理,就像演员在上镜头前化了妆,因此特别的上镜!君不见无数长枪短炮手机平板竞相登场,大有相不惊人死不休之势,甚至有人穿上三点式跳入冰冷的湖里拼姿势...别看这么多人头攒动,很难抓到没有干扰的时机,但是你的相片通常都会对得起你的拼搏和你的照相设备,加拿大人造景的功底是不容置疑的,如果你能看出St-Bruno公园,St-Hilaire山,魁省Magog湖和Megantic湖的湖边景致有什么相似之处,就能理解了。虽然平时不太接触自然的人士可能已经在惊叹大自然的美丽了,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这种装扮过的自然既不如质朴的真自然也不如表达设计美感的人工景致,缺的就是那一点纯粹。
自从有了汽车,就有了开车或坐车沿公路一跳一跳看景点的旅游方式,好处当然是省时省力,一天至少可以跑七八个所谓的精粹(同时看七八次基本一模一样的停车场),几天下来,就足以把回去晒到各类社交媒体的照片准备好。但是,总觉得光干这个有点对不起来回的机票和珍贵的假期,还得至少加点内容。
深入一点的旅游就是day hike了。翻开公园的免费地图就有大把这样的路线,它们给了你跑到后台去看那些卸了装的名演员的机会。比如说Plain of Six Glaciers Trail让你好好看看盛名下的Lake Louise其实从背后看很不怎么样。而且,沿着这些路线,你会探索到很多路边游所不能看到的东西,比如从在Big Beehive看Lake Louise后面的Agnes湖,或者从Sentinel Pass下面的湖边看Moraine Lake后面的Ten Peaks。其实,山就像古董一样,需要把玩,只是你不能把它放在手里,只能反过来,漫山遍野的走,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来观察,这样才能体会移步换景的美妙。当然,深入旅游就得消耗更多的时间,一般一条路线会花掉一天,就算短一点的,也最多一天两条,比起路边景点少太多了。而且,当你把时间精力放在爬山和用心体验上以后,就没有那么多分享给照相了,其实,好照片多半需要守株待兔,费时费力,行走与体验vs.按图索骥与耐心等待,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焉。
Day Hike虽然让你能够深入到景色中去,但毕竟仍然是被公路牵着线的风筝,不能自由自在的“远走”和“高飞”。只有翻过那整座山岭走到山的背面去,才开始真正进入广阔的天地。那里才有更漂亮却大概无人知晓的湖泊,才有更雄壮而且晶莹剔透的冰川,才有更巍峨并峰回路转的高山...更重要的是在这儿,你得到了自由:可以不受束缚的走自己的路,怀着好奇心去探索从未见过的领域,而不是按照别人的照片去拍摄已经被亿万人拍过的风景;在一段相对比较长的时间里,你把自己从“外面”隔离开来,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就像世外桃源一样,可以从容的去感受,去体验一段迥异且无比丰富的经历,充实到自己的人生记忆中去。如果把路边游比作在一个一个的点之间跳跃的话,那么day hike就像一条一条的线,走出去又被拽回来,而backpacking,则是由无数trail编织而成的网,构成了一个面,向所有东南西北延展,加上在这个特殊的backpacking社群里完全不同的与人交流的体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立体的体验。
就这样,我们决定还是至少安排一次多日的backpacking,剩余的时间安排几次day hike,最后花一天快速通过其它景点,然后离开。
纲举目张,于是开始搜集backpacking以及day hike的信息。想去的地方实在太多,很难取舍,最后决定了去Mt. Assiniboine。
Mt. Assiniboine是加拿大落基山南部地区最高的山峰,山形挺拔,看起来跟欧洲阿尔卑斯山著名的马特峰很象,被称为加拿大的马特峰。Assiniboine所在的区域属于BC省同名的省立公园内。该公园完全没有公路,所以进出只能通过Hiking/Skiing或者骑马/乘坐直升机。因为这种“不方便”,相对于大名鼎鼎的Banff和Jasper,该公园名气小很多,甚至不如Yoho和Kootenay。如果徒步进入,主要有两条线路可供选择:要么从Banff的Sunshine Village往南走,经过Citadel Pass和Og Lake到Magog湖边的Mt. Assiniboine Lodge或进一步到Magog Lake 营地,其间在Citadel Pass之前的Scoup营地,半程处的Porcupine营地和Og Lake边的Og Lake营地都可以露营,除了一开始Citadel Pass需要爬坡外,总体上比较平;要么从Banff外Kananaskis县Spray湖附近的Mt. Shark停车场出发(Spray湖是该县一个主要的休闲露营区域,Mt. Shark Trail是一大片迷宫一样的越野滑雪区),沿Spray Lake的水源Bryant Creek上行进入Banff公园的一角,路走到一半的时候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选右边的Assiniboine Pass,要么选左边的Wonder Pass,总之都翻过分水岭,最终也都是到Mt. Assiniboine Lodge,然后可去Magog Lake 营地。这两条路线的区别,可以这样说吧,如果把Mt. Assiniboine看作一个巨人的头,那么坐南朝北的他伸出了两只手臂,右臂由Mount Magog,Terrapin Mountain,The Towers,Wonder Peak,Ely's Dome,Mount Cautley, Cascade Rock,Cave Mountain....组成,左臂则由Wedgewood Peak,Sunburst Peak,Nub Peak,Nestor Peak,Simpson Peak等等连接。右臂,右肩到头顶其实是大陆分水岭的一段,之右是大西洋流域,左臂和怀抱间的Magog Lake则属于太平洋流域。
我们要走的Bryant Creek源自右臂以右的Marvel Lake,属于大西洋流域,走在这条trail上,由于被右臂挡住了视线,是看不见头的,要走到头,则要翻过右臂。当然,选择比较低的地方翻过右臂是比较容易的,有两个地方比较低,The Towers和Wonder Peak之间的Wonder Pass是肘关节,Cascade Rock和Cave Mountain之间的Assiniboine Pass是腕关节,比肘关节更低一些。我们跟很多人一样选择了从Assiniboine进,从Wonder Pass出,因为这样进去时的难度小一些,出来的时候由于起点的海拔高一些,因此上坡少过下坡,也不算太难。从Sunshine Village进来的路线,翻过Citadel以后则一直在左右臂之间的怀抱中,一路看得到头,因此跟Bryant Creek路线比,这条路线的风景也更有看头。不过Wonder Pass下面(右臂的右边)有一个很漂亮的Marvel Lake,如果能够来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这个这个湖值得这个名字。除了这两条路线外,其实还可以从Kootenay公园沿Simpson River翻左手指到Scoup营地,跟Sunshine Village线汇合,或者在中途往右拐沿Suprise Creek走,然后翻过左肘,就通到Nub Peak后面那条路,直接到Magog Lake营地。此外,还有左肩,右肩以及后脑勺的路线。所有这些路线,比前两者略微更困难一些,是否更有趣一些,留待今后探索,后脑勺的路线可以抵达Mt. Assiniboine下面的高山湖泊Assiniboine Lake估计比较有意思,右肩膀的路经过Marvel Lake里面的Gloria Lake,想来也会不错吧。
另外我们计划去Lake O'Hara,一个算半backpacking的去处。对于普通公路游的人士,这个景点并不太出名,因为,外面的车辆,无论小车还是巴士,都不让进入。只能提前预订乘坐该景区提供的校巴,或者徒步11公里公路进入(根据亲历,走这段公路实在是没有意思);出来的巴士则无需预定。由于数量有限,Lake O'Hara的校巴很难订到,因此该景点不是公路游的热点。而且,由于区内除了一个Lodge以外,只有一个30个位置的营地,因此露营地的预定也是非常困难,所以,打算徒步进入然后露营其中而绕开校巴的方案也是没有意义的。
Lake O'Hara的具体位置其实就在著名的Lake Louise的背后。从Plain of Six Glaciers Trail走到Tea House后,再继续走到他们称之为Lookout的Trail终点,可以看到Victoria Glacier顶上的Abbot Pass,在那里有一个石质hut,是为著名的Abbot Hut(加拿大的国家历史纪念地),翻过去,下面就是Lake O'Hara景区的Oesa Lake。从地图从O'Hara那边上来的路很陡,Lake Louise这边比较缓,不过其实从那边爬容易一些,因为这边要爬冰川,属于技术活。由于共享相同的区域的山水,Lake O'Hara的风景与与Agnes Lake有许多相似处,甚至包括了那些不动声色的人工痕迹。不过,Lake O'Hara景区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上帝在创造这里的时候一定是花了很多的心思,精雕细琢而成,不像Lake Louise,一蹴而就。
具体说,Lake O'Hara景区的核心在同名的湖上,该湖两侧和正面分别有一座山(正面的Mt. Yukness,左面的Pk. Wiwaxy,右面的Mt. Shaffer;夹在左面和正面的山中间,从Lake O'Hara的后面往上爬又有一个Oesa Lake;夹在右面和正面的山中间,还是从Lake O'Hara的后面往上爬有由一连串的小湖构成的Opabin高原。在整个地区Hiking,你可以选择顺着Lake O'Hara-Oesa Lake-Lake O'Hara-Opabin高原-Lake O'Hara走,也可以选择从三座山上的Alpine路线,走Pk. Wiwaxy -Oesa Lake-Yukness-Opabin高原-Mt. Shaffer,既可从上而下欣赏风景,又遍历了Oesa Lake和Opabin高原。加上众多其它小径的连接,可以说这个hiking路线系统设计得很完美。除此之外,尚有Lake MaArthur线路可走。更叫绝的是Odaray Highline,可以从比较高的路线上看到几乎所有的风景。
从线路介绍上可以看出,Lake O'Hara景区的特点是丰富和集萃,完全具有移步换景的特点,而且每一个变换都会变幻出惊人的美丽出来!
我们打算预定露营地。小妮拨打了456次才打通了电话,订到了营地。但是后来我们才反应过来,应该多订几天的,因为你只要能订到,后面几天一定是有位置的,原因不解释。这是这次旅行最大的遗憾,除了Mt. Assiniboine之旅外,其它的所有day hike和其它活动都不值得来换Lake O'Hara,加上遇到如注的大雨,可以说这次的Lake O'Hara之旅遗憾多过了收获,一定要下次弥补回来!
Day Hike路线,我们则选择了Cory Trail, Plain of Six Glaciers Trail 合并Agnes Tee House Trail和Sentinel Pass Trail。后面的日记中将会更详细介绍。
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对背包之旅,应该还不止。从深圳算起,我们也算是老驴了,不过这次有些不同。首先,我们第一次带上6岁和9岁的两个女儿进行有强度的旅行。我们不但要准备旅行本身,还必须保证她们有足够体力和精神的准备,能够完成这个强度连续的徒步。其次,这次我们要多次经过熊的核心活动区,防熊是必须要认真对待的事情,不但我们需要学习怎样防熊,还要不断通过各种手段让孩子们在心理上对熊有足够的认识,在万一遭遇的时候不至于惊慌。第三,由于孩子还不能背大包,而她们的物资却几乎不比我们少,我们一下子就得一人背两人的东西了,怎样减轻重量和体积,怎样合理安排露营方案,怎样充分利用汽车和直升机,同时考虑各种意外和风险,非常重要。
因为我们爱好户外运动,从孩子们还比较小的时候,就开始带她们出来玩,注意让她们有机会练习行走,锻炼能力,特别是心理的坚韧和乐观。三年前我们去Gaspe的时候,让她们去走Forillon公园Lands End来回8公里的路线,那时LL才3岁,YY第一次遇到黑熊。去年带她们去攻山,爬了Mont Orford, Mont Megantic,带她们去Park Jaque Cartier的河岸路线Backpacking,后来又登上了Mount Jefferson。今年,更是专门针对Mt. Assiniboine的特点,多次进行爬山和平地拉练,出发前已经比较有信心完成超过25公里的路程(从Mt. Shark停车场到Magog营地27公里长)。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因为我们觉得让孩子包括我们自己有这样的经历,付出努力去做了,有了足够的准备,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随着时间逐步接近,我们的准备工作也接近完成。终于,2015-08-08日凌晨,我们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