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的起因是因为它的名字,但是当我开始打开这本书阅读它的时候,就已经深深的被作者的故事所吸引。没有跌宕起伏、没有多么轰轰烈烈的青春,可是就是这一件件再普通不过的故事,每每总让我眼睛涩涩的,心里酸酸的。偶尔有些情节是那么似曾相识,就好像它们一直被隐藏在我的记忆深处,原来在我的身边也曾有过这样的故事在发生着,原来也曾有过这样的人们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对于那些曾经出现在我的故事中的人和事,如今追忆起来,曾经的一切过往都已经不再清晰,也不再那么重要了,唯有怀念那时的我们而已…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写道:“我对于曾经是我朋友后断交或疏远的那些人,时常想起来寒心,是把朋友看成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殊不知朋友毕竟是朋友,朋友是春天的花,冬天就都没有了,朋友不一定是知己,知己不一定是朋友…”
对此我也曾有体会,出国第一年的生日,原本说好要常联系的很要好的大学舍友在那天奇迹般的都没了动静,现在还依旧能忆起那天的自己,总是有意无意地查看手机,心头隐隐期盼她们其中有个人可以想起来给我发个短信问候一下也好,多晚都好。
而在几年以后的同学聚餐上,忽然发现原来曾经一起经历过的某一段时光,在一个好朋友的记忆里却有了我的空白。不得不承认,我的确是因此而受伤和寒心一段时间的。后来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就是阐述所谓的友谊的,文章大概讲到,我们所接触的友谊大多是因为“空间亲近性”,而一旦这种“空间亲近性”被打破,同时又产生新的亲近性,过去的关系自然而然也就疏远了。所以当和朋友长时间身处两地,联系渐疏,感情也随之变淡了,再见面也多有陌生感。难得聚到一起,大家也就只能或坐在一起拼命回忆过去,或略微有些许尴尬的谈谈各自的近况作为话题,曾经在宿舍中那种畅所欲言肆无忌惮的打趣和调侃也很久都不曾出现过了。
从这些种种,我才深觉友谊是要比爱情更讲究平衡的。付出的平衡、需要的平衡、身份的平衡等等,当两个人小心维持着在这种平衡之下,友谊便可以长期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而当有一处平衡被打破,就很容易因此而产生矛盾了。在爱情中,或许会存在长久的单恋,但是这种关系状态在友谊的土壤中却很难存活。所以每当有一方觉得自己在这份友谊之中长期处于一种吃亏的状态时,这份感情也就很易变质,从而失去了它原本最珍贵的地方了。但双方并不会如在爱情里分手的情侣一样,之后老死不相往来,两个人还是会维持着不咸不淡的表面关系,也会偶尔寒暄问候一下,但是心里却都清楚的知道曾经的那份感情已然不复存在。
没有人会一直在原地不动的等待,我们能做到的,便是说服自己,在寻找到那个可以一直走下去的知己之前,在这个过程中,会在那么一段路,碰到可以同行一段路途的人,然后大家又各自向着各自的方向离去。珍惜每一个可以跟自己同行的人,惜缘但不攀缘。就如作者在书中所写那样:“人生向来如此,每一次别别离,每一个过客,每一场友谊的告别和每一个陌生人的到来,这些都是你无法控制的。”事实就是如此,无论何人何物,在我们生命中停留的时间长短以及他们是在何时何地出现的,或许都冥冥中自有定数的吧。而面对每一次的相遇和离别,我们又能做到些什么呢?在我有限的经历中,发现了当一个人可以独处,与孤独和解的时候,就说明已经找到解决因离别而产生的伤心也好失落也罢的最好方法。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像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写道的那样生活,“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当我们可以和离别以及对于失去的执着释怀的时候,就是我们可以更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时候。
想起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故事,古时范巨卿与好友张劭约定好某年重阳相会,但范巨卿忘记了和好友的约定,为了履行和好友的承诺,他自刎而魂至张家。或许现在看来这个故事有几分惊悚,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我们确实很难再做到如此了。然而,我始终相信,既然有会匆匆离去的朋友,也就必定存在着可以相知一生的知己。我很幸运,就拥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我们会互称对方为对象儿,会隔着7355公里,相差6个小时的时差,也丝毫不妨碍我们可以在早上醒来之后继续昨晚的话题。
我和她同作为大龄单身女青年,会经常在被家里催促解决个人问题到崩溃之后相互约定,如果我们都老了,没人要的话,那就一起搭伙过日子吧。
和她一起旅行也是最轻松的,我们可以做到步调出奇的默契一致,还曾不自量力的想要一起走遍世界每个国家。
一个在天南一个在地北,除了平时聊微信之外,我们还会写信给对方,因为我们骨子里都是相信细水长流的,就如同她最喜欢的作家木心写的《从前慢》那般,“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们会把那些埋在心底无法吐露的心绪都汇聚在笔尖,挥洒在信纸之上。每每听到对方收到信之后,就开始迫不及待对方的回信。这份道尽心事之后的放松、阅信时的喜悦和等待回信的急迫心情,都是在当下这个时代发信息或打电话无法比拟的。
我们都希望,但却也不敢笃定,这份友谊,这份情感可以持续多久,到结婚生子,有了各自的家庭之后?还是进入更年期的同时还要为自己的儿女而操心不已的时候?或者是早已白发苍苍,笑起来脸上都是岁月的褶皱的时候?
但我们都同有个美好的愿景,那就是在我们老了之后,我们都能够放下,然后在她那个风景如画四季如春的城里,开一家小店,她卖花,我卖书。
唉,虽然最近她的感情有了新的进展,但是心里总是有种为她操不完的心的感觉,虽然她是个可以在职场上游刃有余的女汉子,但是在爱情里,却又是个很容易陷入感情之中的小女人,也是个容易在感情中受伤的奇女子。而我,作为一个对爱情看得极冷淡且理性的另一个奇女子,按照我妈经常讽刺我的话来说我就是个“爱冷淡”,总是见不得她在感情上受伤心痛。
而她也是我唯一可以毫无顾忌倾诉一切的那个人,也是唯一一个能看到我从不外露的脆弱的人。在临近毕业回国的那段时间里,因为家里出了些状况,当时的我压力巨大倍感焦虑,那时候的我每天早上不想醒来,甚至恐惧新一天的到来,总会因为手机响起而心惊胆战。在又一次因接到老妈的电话而心情无比低落的时候,我忍不住拨通了她的电话,现在想来那一刻的她一定也是吓坏了吧。我在电话的这头,她在电话的那头,听我把心中所有的委屈和憋闷统统倾倒出来。给她打完电话之后的自己,就仿佛有了一次新生一般,压在心口的沉重的大石因为有了她的分享也减轻了许多。在这之后的日子里,每每回想起那段时间也总是庆幸有她在身边。或许这看起来很肉麻,但是这样的感情确实存在,甚至有时我们都会惊奇不已,就好似在另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有另一个自己的存在一样。如果在你的生命中也有幸存在这样的人,那么好好珍惜她/他吧,也请好好感谢自己,是这么的幸运,有这么个人踏入了我的宇宙,并且驻足很久…
就像在第五季奇葩说最后一期里,选手奶茶说的那样,当一个微信群只有一个人存在的时候,它依然叫微信群。在这个独自一人的群体里,请别害怕独处,因为相信自己足够丰富,在缅怀属于过去的曾经的时候,也请相信还会有人加入你的群里,依然会有人走,但一定会有人留。
就如同此去经年,我依旧不会忘记大学毕业的最后一天,送走了寝室的所有人之后,关上曾经拥挤热闹而今空荡荡的寝室门,过往在这里发生过的一幕幕就在眼前鲜活着,推着自己的行李漫步在校园里,寝室门口的篮球场上还有学弟们挥洒着汗水,在他们的脸上还没有离别的愁绪,倒称得我们有些许沧桑了。走到学校门口打到车,坐在出租车上,和司机寒暄了两句,就戴上耳机,碰巧耳机里播放着最近经常听的吴奇隆的《祝你一路顺风》,眼泪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流下来了。如今我依然感谢那些曾经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朋友们,无论他们是因为何种原因选择了离开,也珍惜现今在我身边的朋友,更加珍视那些可以陪我一直走下去的知己。
《你好,黎不二》:“那么你要知道,很多时候,生活不像电影,人与人在离别的时候,永远不会在某个转身,在某个街角,火车站或者机场恰好碰面。故事从来如此。那些走失的人,离开的人,很多时候不会再相遇,而故事也不会再有续集。”
《没有故事的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非也从来不是那么重要。在某些时候,做坏人的成本,可能远远低于做好人的成本。”
《那些花儿》:“但人生向来如此,每一次别离,每一个过客,每一场关于友谊的告别和每一个陌生人的到来,这些都是你无法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