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辞】明夷①:利艰贞。
【彖传】《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②。“利艰贞”,晦其明也③,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④。
【象传】《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⑤。
[注释]
①明夷:卦名,下离上坤。夷,殒灭。以卦象而言,离为明,坤为地,有明隐陷入地中之象。夷,通“痍”。《说文》:“痍,伤也。”卦象是日入地中,“明夷”即光明见伤,喻政治昏暗,君子受难。
②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离为火,为文明,在内;坤为地,为柔顺,在外。以此为喻,讲述文王被殷纣王囚禁而蒙受大难时,用“明夷”之法全身而退的故事。“文王”,指周文王。“以”,用。
③晦其明也:晦:掩饰,隐藏。此句句意是,君子当效法天地自然之道,主动地隐晦自己的光辉品德。
④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箕子是殷纣王的诸父,在纣王昏庸无道时,他佯装癫狂,内守正道,终免其祸。
⑤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莅”,指治理。“用晦而明”:“晦”,黑暗,此句指用晦掩藏着光明。
[参考译文]
《明夷》卦象征着光明殒灭:利于在艰难中守正之人。
《彖传》说:光明隐入地中,象征着“光明殒灭”。内具文明之美,外呈柔顺之德,就可以像周文王蒙受大难那样,躲过劫难。“在艰难的时候有利于坚守正直的品格”,把自己光明磊落的品德隐蔽起来,即使是朝廷内部蒙受艰难的折磨,也要使自己的思想正直无私,就像正直的箕子那样渡过难关。
《象传》说:光明隐陷入地下,这种情况就是“明夷”。君子用这一卦象蕴涵的道理来对待众人,就是以隐晦光明的方法,使自己的美德更加光明正大。
【爻辞】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①。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②。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③,用拯马壮④,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⑤。
《象》曰:“南狩”之志,乃得大也。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⑥,于出门庭。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⑦。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上六,不明晦⑧,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注释]
①明夷于飞,垂其翼:于,后缀词,无义(下“君子于行”的“于”与此义同)。垂其翼,鸟的翅膀下垂。此犹说:在黑暗时悄悄离去,隐形匿迹。
②主人:指六四,六四互震,震为主人。言:责难,谴责。
③夷于左股:夷,受伤。左股,中国古代文化以左为阳,以右为阴。初在足,故曰“行”。二在初之上,故曰“股”。
④用拯马壮:用拯马壮:因左股受伤,必以马代步,以使伤者能伤愈复壮。拯,拯救。
⑤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离为南,坤为西南,概言之“南”。大首:元凶首恶。不可疾:九三虽秉阳刚之正,然“明夷”之时,诛凶顽之“大首”宜缓不宜急。
⑥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明夷为明入地下,坤为地,故欲得其明夷之心,须从腹中得之。腹,因六四已在坤体,坤为腹。
⑦箕子之明夷,利贞:箕子之明夷,利贞:箕子,商纣大臣,纣之叔父。《史记·殷本纪》:纣王“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后武王“释箕子之囚”。此犹说:箕子在受到伤害时,用韬晦的方法避难,占卜的结果这样做是有利的。
⑧不明晦:《说文》:“晦,月尽也。”亦不明,连用后是说:黑暗之极。
⑨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上六之晦,来自于明夷之初,而“明”在初时,还有“于飞”之象,故曰“初登于天”,至上六则“夷”极而入于地,故曰“后入于地”。
[参考译文]
初九,光明殒灭时,向外飞翔要低垂着翅膀。君子行走在路上,已多日没有吃饭了。要有所前往,因为主人有责难之言。
《象传》说:“君子行走在路上”,这是因为君子以仁义为本,在光明殒灭时不食俸禄。
六二,光明殒灭,使左边大腿遭受创伤,此时,若能借助良马来拯救伤者,就会使其恢复强壮,可得吉祥。
《象传》说:六二的吉利,就在于他能柔顺地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
九三,于光明殒灭之时在南方巡狩并实行征伐,俘获元凶首恶,但不可以过急行事,应当守正持固。
《象传》说:“南狩”的志向,是为了大有所得。
六四,退处于左腹,深刻领会光明殒灭的内涵,然后才跨出门远走高飞。
《象传》说:“退处于左腹”,这是为了获得“明夷”的真正意义。
六五,殷纣时的箕子处于光明殒灭时,其终得吉利就是因为他内蕴光明,坚守正道。
《象传》说:箕子在“明夷”时还守持着正直的品德,这说明六五内心的光明是不可熄灭的。
上六,不发出光明却带来昏暗,起初登临于天上,最终却坠落于地下。
《象传》说:“起初登临于天上”,其光可照耀四方之国;“最终却坠落于地下”,这说明上六丧失了正确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