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阳光真好!春三月,花烂漫,直播课就在一幅桃花绽开的画面中开始了。
“什么花?”我大声问。
同学们说:“桃花”。
有同学说:“油菜花”。
在欣赏花中,我们走进了词。首先是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那个“壮”字,体会得特别深刻,壮烈的军营生活: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激烈的战斗场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豪壮的志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悲怆的感情:可怜白发生!最后一句从梦中回到现实,从峰顶跌倒谷底,仿佛看到词人目视远方,衣袂飘飘,目光渺茫而又坚定……
接着另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词人秋瑾出现在同学们的视野里,我们开始学习<<满江红>>这首词。鉴湖女侠的形象逐渐在我和同学们面前清晰起来,当时的词人从家乡绍兴来到北京,此时正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决心寻求救国救国之道,由于与丈夫志不同道不合,八年的生活郁郁寡欢,加上中秋节思念家乡,于是这首词便诞生了。特别是“身不得,男儿烈,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这几句把词人的志向和胸怀抒发的淋漓尽致,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手握剑,眼神刚毅,决定与传统决裂,走向革命道路的女英雄形象,她的雄心壮志,济世情怀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两首词的内容,同学们差不多理解了,此时,太阳光通过窗棂洒进屋内,亮又暖!
知识转化成能力,学以致用。当这个时候,我把诗词鉴赏的三个考点抛出,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一是怎样品味字词,二是怎样赏析名句,三是怎样描绘画面。在与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中,给学生指明了方向,同学们掌握了答题规范的方法,就像黑夜中找到了灯塔,迷茫中找到了路径,一下子豁然开朗!
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得飞快,直播课已接近尾声,又要和同学们说再见了,像往常一样,我把自己写的一首词显示给同学们,一方面是对课堂的回顾,另一方面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让他们明白,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用心感悟,思维的潮水就会涌进笔下,再现生活!
时间到了,准时下课,又一次与美好相约,阳光不知何时已经升得好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