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是作家张晓风的一篇小短文,思考源于对奉献者胸襟的赞美。行道树的身上浓缩了奉献者的精髓,这为作者的创作提供了契机。
读这篇短文的时候,我就在想:作者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了灵感呢?在我的脑海里立刻出现了这样的一副画面:一个灰蒙蒙的早上,阳光艰难的想扒开重重雾霾透射下来,作者走在人来车往的街道上,抚摸着街道边的一颗颗行道树,和它们轻轻的对话,听它们轻轻的诉说。于是,作者读懂了那些行道树的悲哀和忧愁,读懂了它们的幸福和快乐,就这样,这篇文章就诞生了。
难道不是?任何一篇文章的解读都要回到最初的情景里去,去理解,去感悟,去体会,找到作者创作的初心,如此,我们就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也就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读写。
好吧,那么我们就先带学生进入这样的情景,让他们抚摸着一颗颗行道树去倾听,去诉说,去交流。
然后让学生去寻找自己想倾听和诉说的那个对象,也就是那个“物”。它或者是一花一草或者是一树一木或者是一石一水,随学生喜好。让他们物我合一,倾听诉说交流感悟,找到要表达的“志”。
这篇短文是不是首先应该学习的就是托物言志?如此就做到了。
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借物表达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是比较困难的,毕竟他们的阅历非常浅薄,但是不能因为困难就不让他们表达,其实我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现那些思想很深刻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成长也是从思想的成长开始的,我一直认为,写作是最好的成长的方式。
永远不要小看孩子的世界,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和思考也许有独特的视角,哪怕是幼稚,也得呵护和鼓励,这是老师指导作文必须要做到的。
然后就是语言的学习了,我觉得浅显的语言无需下力气训练,倒是一些深奥的语言需要引起孩子们的关注,比如: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样的句子,对于我们不太善于思考的成年人来说,理解起来也不容易,对于小孩子更不是易事,但是你只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他们就懂了,其实就是说艰难的环境无私的奉献带给人们的一种深沉的幸福和快乐。比如,战士——孩子们心目中的英勇的战士。
如果我们让孩子去学习尝试用这样的语言去表达是不是就提升了文章的内涵呢?摆脱幼稚无趣的文字就不是难事。
这篇文章再需要学习的就是对比,是啊,环境的对比,同样的树的不同命运的对比,在对比中我们发现任何的一种崇高的精神的背后都会有普通平凡的烦恼,也就是说人性的弱点都是相似的,苦恼痛苦与生俱有,不管你是谁,不管你身居何处,只是有的人把痛苦和烦恼用作了成长的养料,而有的把烦恼和痛苦当成了成长的障碍,这便有了伟大和渺小,崇高和低贱之分。
行道树之所以高尚是因为它合理的分解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让自己对环境和世人的无奈变成了改变的力量——我只做好我该做的,不去管别人如何,我做到了我就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也是深沉的快乐。
所以,让学生去解读人生,不要去理想化的解读,不要口号式的表达,让他们带着普通人的情感去感悟伟大,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会更有真情实感,不空洞,不别扭,这样的文章就是有生活气息的好文,不是假大空的八股文。
总之,读写是一体的,跟着课文学作文,每篇文章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可借鉴之处,我们要用心琢磨,用心指导,让学生学到真正的语文技能和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