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鱼茵茵
我们都知道帕金森是一种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那帕金森定律又是什么呢?这一定律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也称“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被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
今天我们读的这本《帕金森定律》是徐志晶对于帕金森定律的研究,加上她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期关注并深入研究大众人群的心理健康。她用自己的方式解读集体无能、推诿、嫉妒、拖延等背后的心理现象。
帕金森定律就是一种职场病,平时我们可能不自知,但是只要稍微自查看看是否有这种现象。帕金森定律有四大陷阱:人浮于事,追求完美,抓小放大,精准定位。
帕金森定律之人浮于事:大企业中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懂得管理要义的人越来越少,不懂经营管理之道的人越来越多,进而造成管理无效,下属工作效率低下。
它就像过去国企的一种现象,大家吃着大锅饭,摆着老员工的心态,以为一切都能到退休,企业的改革最先打下的就是这样的人,当然现在的私立企业更是不可能养闲人的。
不管你是管理者还是员工,这本书都值得看看,它让我们自查平时在工作中是否有这种帕金森定律的现象,而且还提供了如何改善这些现象的方法和法则。
徐志晶这本书用大量的案例来解读帕金森定律有哪些坏的表现,更清楚的对照自我,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可以用帕金森定律来改变自我。
来看看平时遇到以下事情,我们可以通过帕金森定律的法则来改变。
一、帕金森定律之管理法则(为什么每个公司都有闲人?)
平时在公司是不是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公司的领导管理不当,养着一些拍马屁不干活的闲人,让好好干活的人都会觉得意难平。
二、帕金森定律之领导力法则(为什么你有能力却从未升职)
在公司做了挺久的,而且能力也还行,但是自己就是得不到提升,我们来自查一下是不是自己就犯了职场中的帕金森定律。
三、帕金森定律之时间法则(为什么该做的事总是无法完成)
每个人都是24小时,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却能在一天中做好很多的事情,你可能需要好好的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只有时间效率提升了才能提升自我。
四、帕金森定律之做事法则(为什么同事总是排斥你)
在公司做的好好的,但是感觉自己人际关系不行,为什么同事总是排斥你,来看看自己是不是犯了帕金森定律做事法则的大忌。
五、帕金森定律之生存法则(为什么你很忙却进步缓慢)
同样感觉自己也在努力,但是努力的结果却让人不尽人意,是不是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对呢?
六、帕金森定律之教育法则(为什么你的孩子总是不听话)
以上这些事情大家肯定都遇到过,本书都一一对症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法。
我是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妈妈,平时夫妻两个开着夫妻店,一天之中总是觉得有忙不完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来提升自己。当我在看完这本帕金森定律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的想用帕金森定律的时间法则来改变自己。
第一,在时间管理上,要注意利用不同的感觉通道对时间的感知差别,有选择的对时间进行管理。这就是说过去我用在刷微博,跟群里同学拉家常时间太长,我闲下来的时间不再做些,而是自己买了读书的会员,有时间就看看电子书。
第二,依据个体对事件的感受对事件进行排序,从而提升个体处理事件的效率,进而管理时间。每天洗衣服、做饭送孩子上学,管理孩子的吃喝拉撒,因为有一个孩子还没上学全天都呆在家的。我把自己每天必须做的事情都列了个表,这样对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一目了然,有助于把要做的事情都尽快做完。
第三,依据个体的情绪体验和兴趣管理时间。这是从个体对时间的主观体验方面进行管理的。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一件不能少,自己快速的完成必须做的事情,可以奖励自己做喜欢的事情,比如看一本书和看一部电影。通过这样管理自己的生活,让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
第四,利用碎片化时间和整块时间创造生活,通过时间管理,我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减少过去看手机微博和朋友圈的时间,利用碎片化时间看书。以前晚上看手机睡的晚,我通过时间管理,晚上孩子睡下之后,我也10点多就睡觉,早上5点多起床,这样我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来看书做笔记,对自我有很大的提升。
帕金森法则不仅仅只是解决你的职场问题,它让你清晰的明白自己的生存法则,甚至还能解决你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当你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要如何改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