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面的朋友初次见面,好久不见的朋友好久不见,我是你们的㿥君
最近,㿥君关注了非常轰动且顶级的诺贝尔奖颁奖情况,虽然部分奖项有所争议,但干货——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确是没有什么争议的。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惠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其中,有一位获奖者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97岁高龄的获奖者——足够好(Goodenough)先生。
九十七岁是个什么概念?
由于数据过少,我们就拿百岁老人来举例子吧。
全球一共有76亿人,其中百岁老人只有33万。也就是说,大概只有0.005%的几率活到接近一百岁。而在接近百岁高龄时还坚持科研顺便拿了个诺贝尔奖,这也是独一份了。古迪纳夫先生也是有史以来诺贝尔奖最高龄的获奖者。(鼓掌)
下面,就是古先生几十年的光辉事迹。
古迪纳夫生于1922年7月25日,本科毕业于耶鲁大学数学系。之后去芝加哥大学读物理,和杨振宁先生做了同学,研究方向是固体物理,直到7年后,古迪纳夫顺利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30岁之前的古迪纳夫据说只上过两门化学课,还是本科时期为了凑学分。(雾)
按理说古迪纳夫年龄已经太大了,不太可能在研究的领域取得成功。古迪纳夫偏不信邪,而且还要来一次华丽丽的跨界转型。1976年古迪纳夫成为了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主任,这一年他54岁,才刚刚把目光转向了电池。
之前的锂电池研究者将硫化物作为电池的正极和金属锂搭配,这样导致做出来的电池既贵又不安全。很快他就做出了改进,决定用钴酸锂与石墨组成新的锂电池,他的这一创举成为了第一款商用的锂电池的雏形。随后,古迪纳夫意识到钴的成本仍旧较高、储量少,有毒性等缺陷远远不能满足动力电池时代对锂离子电池原材料的需求,他相继又发现了磷酸铁锂这样一种新型材料,其便宜、量大、安全的属性构成了现代电动汽车时代非常重要的基础。直到现在,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手机,电脑中的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仍然使用的是古迪纳夫1980年左右发现的钴酸锂。
如今,97岁高龄夺得诺奖的古迪纳夫,仍然在科研道路上前进着,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一种真正能让电动汽车和内燃机汽车匹敌的超级电池,并希望这种电池可以经济地存储风能和太阳能。
古人云“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但古老爷子可谓是既有志又长百岁了。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没有人可以肯定古迪纳夫还将继续成功下去,但他仍在努力中,正如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中有些人就像是乌龟,走得慢,一路挣扎。但这些乌龟必须继续爬下去。”这种奋斗无关民族,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老先生仿佛跟自己的名字较劲一样,从来没觉得自己good enough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