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y.qq.com/portal/player.html
据说在人临死前,出现频率最高的四句话是“I love you”我爱你,“Thank you”谢谢你,“Please forgive me”请原谅我,“I forgive you”我原谅你了。很多人一生可能都在拼命赶路,功名利禄,酒色财气,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但最后的最后,死亡把所有的神马浮云全部剥离,只剩下对于弥留之际的人最珍贵的东西——这四种最真实的情感。在一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人看来,那些曾经执迷的都已不再重要,他最终真正渴求的是表达爱与感恩,还有获得内心的平和。
生命有起点便会有终点,无需讳言,死亡是我们共享的终点。但我们对死亡考虑的太少,甚至逃避不愿去想,所以我们缺少敬畏和谦卑;而我们对当下和将来的追求太执着,精卫填欲海,夸父逐烈日,所以我们经常抱怨迷失的自我。只有当死亡无边的力量拉拽我们的时候,我们突然之间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结合本周读的第二本书,每个人真正的自我,是去追求“爱、喜悦、平和”,只不过一个人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恐怕是很难喜悦得起来的,所以便只好去追求爱与平和。
死亡是块最好的试金石,在他巨大的威力面前,人生的真相显露无疑。但是如果一切等到最后的时刻,我们才明白真正的自我追求是什么,难道不嫌太晚了么?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对于我们真正重要的是“爱、喜悦、平和”,为什么我们不从现在开始就去做呢?我们不去做,或者说想去做而不可得,是不是因为这条道路实在是太难了?
太阳永远是光辉灿烂的,但是乌云可以遮天蔽日,吞噬天地。我们真正的自我追求“爱、喜悦、平和”,但是我们也总受制于自己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身份认同。我们不能期望每天的天气都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同样的,我们也确实很难做到完全打破这四种限制,满足真正的自我;所以我想,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不要迷失自我,并能实现“突然间的自我”。
首先,我们的身体宜动也宜静,动如脱兔,静若处子,突破身体对我们的限制,我们要和我们的身体对话联结。多去运动,多去健身,让我们的身体充满动力、活力、生命力,让我们获得健康的喜悦;多去静坐,多去冥想,让我们的思维去和身体的每个部分对话,告诉我们身体上紧张的部位去放松,放松再放松,获得心情的平和。
其次,人是情绪的动物,在不同的情绪下,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的反应截然不同。尤其是负面的情绪,往往让我们成为情绪的奴隶,想要战胜他们,首先我们要认知清楚,是什么事情让我们产生了这种负面情绪。然后我们去肯定自己,产生这种负面情绪是合理的,并对这一现实表示臣服。既然我们已经接受了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就认清楚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白与其让这种负面情绪继续困扰自己,不如就此放下。记住,凡是我们抗拒的,都会持续,尝试着去接受,然后再试着坦然放下。
再次,正向思考,正向表达,我一直强调正向的重要性。同一件事情,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可能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在一定范畴内是正确的。很多时候,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情,我们所自己编造脑补的故事。所以,当我们受自己思考结论困惑的时候,不妨跳出我们自行设定的剧情模式,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再去思考,我们的假设和结论真的合理吗?
最后,我们在生活中有各种身份,有时候我们是否在不知不觉间,就在一件事情的思考处理上,使用了我们其中一种不合适的身份?给我们自己造成困扰?也给我们周围的人也造成困扰?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要觉察到是不是自己身份认同,出现在了不合时宜的地方,打开不同的锁需要不同的钥匙,开锁的时候,请注意选对钥匙!
瞎写涂鸦了这么多,嘚吧嘚嘚吧嘚,恐怕会被人说,你做到了吗?是不是学会了这么多大道理,照样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呢?老实说,我也正开始尝试着去做,不过问出这种问题的朋友,其实是受了思想的限制,不妨我们去这样思考:“去实现突然间的自我,我肯定做不到!”这种断言肯定正确吗?不妨我们再去这样思考:“去实现突然间的自我,我可以做到!”这种断言肯定不正确吗?正向思考,正向表达,实现突然间的自我,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