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之田忌赛马

本篇文章中会为大家介绍一个著名的运筹学故事——“田忌赛马”,虽说故事是田忌赛马,但这个故事的主角却另有其人,接下来就有请我们故事的主角——孙膑.
孙膑

啊,放错图了,重来,是这个
孙膑

ok,言归正传,我们来讲故事
田忌赛马

田忌是齐国的将领,他和齐王赛马,马匹按照跑的快满分为上马,中马,下马.比三场,但是无论是上马还是中马,下马,齐王的马都比齐王的马跑得快,这样的话,田忌就会面临三战皆负的不利局面.
此时孙膑作为田忌的军师,注意到齐王并没有规定上马必须与上马对阵.中马与中马对阵,下马与下马对阵.
于是孙膑就向田忌献策,以下马对齐王的上马,上马对齐王的中马,中马对齐王的下马.这样虽然输了第一场,却赢了后两场,一负两胜赢得了比赛.
田忌赛马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广为流传的战略典故,其重点在于利用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局的胜利.从而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领兵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抵挡不住,就向齐国求救。齐王拜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前往救赵。田忌打算直奔邯郸,速解赵国之围。孙孙膑却提出,应该趁魏国兵力空虚,发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军弃赵回救。
这一思想,避免了齐军的奔波劳累,又使魏军在长途奔袭中疲惫不堪,处于被动的位置。果不其然,魏军弃赵会回救,齐军在其必经之路埋伏,打败魏军.
这一军事思想的精髓在于善于调动敌人,攻其所必救,使敌人处于被动之中。

本篇文章中关于孙膑的两个典故,还有我们已经提到过的囚徒困境都是运筹学中的著名例案,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会简单介绍运筹学这一学科.基于本专题的科普性质,并不做更深的讨论,对运筹学这一学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在B站或中国大学mooc上搜索相关的课程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