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block的通信。说到对象之间的通信,我们一般有三种方式:代理、block、通知。
什么是通信呢?就是两个对象之间,你让我干什么什么,我让你干什么什么。
举个例子,现在有A和B两个对象,其中A对象包含B对象,A如果想让B干什么,A只需要给B一个消息[B xiaoxi],而此时,如果B对象想让A对象干什么事情呢,肯定是希望是给A一个消息[A xiaoxi],但是B中没有A对象啊。
那我们能不能给B一个属性是A对象呢,让B也包含A?
显然不行,第一,B对象中的A对象不是 包含B对象的那个A对象,第二 ,你包含我 我包含你 很可能会造成循环引用,最后两个对象都释放不了,造成内存泄漏。
此时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代理,A包含B对象,当创建B对象的时候,A就把自己设为B的代理。那如果B给他的代理发消息,就能保证是包含他的那个A对象去接收消息了。同时,代理属性我们都是使用关键字weak,就是为了避免循环引用。
而block和代理的使用是一样的,只不过相对简单,不用制定协议、写代理方法。同时效率更高。
而通知呢,更灵活,发一个通知,谁都能注册接收通知,然后做事情。
那什么时候使用代理、什么时候使用block、什么时候使用通知呢?
在使用代理和block的时候,我们可能意识到了一个事情,就是通信的两个对象之间,一定是有关系的(A包含B 或者 B包含A),不然怎么设置代理,怎么实现别的对象的block。所以,当两个需要通信的对象之间有包含关系的时候,考虑代理和block。比如,上面的A和B对象,如果B想让A干不止一件事情,就用代理。如果就是一件事情,没必要又制订协议,有些代理方法,太麻烦,此时可以考虑使用block。
有的时候,需要通信的两个对象之间没有关系,或者是一个对象要跟多个对象通信的时候,就要用到通知了。比如,旅游类app,如果在第一个界面改了城市名,那其他平行界面也要知道改了城市名,显示对应的数据,这个时候 就可以用通知。
例如 A.h声明了一个block @property (copy, nonatomic) Block cblock;
A.m中block实现点击按钮让B去做某一件,则
- (void)buttonPressed
{
if (self.cblock) {
self.cblock();
}
}
B中则是要给A的cblock写一段代码块;
block作为参数:
Block块作为参数时(Block块也有返回值):
//声明
- (void)inputTheBlock:(NSString*(^)(NSString*inputStr))nameBlock;
//实现 - block内部
- (void)inputTheBlock:(NSString*(^)(NSString*))nameBlock{
NSString*inputStr =@"123";//想要传到外部的信息
inputStr = nameBlock(inputStr);//将inputStr交给外部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返回这里
NSLog(@"%@", inputStr);//将处理过的inputStr输出}
//调用 - block外部
[selfinputTheBlock:^NSString*(NSString*inputStr) {
NSLog(@"接到的block的参数:%@", inputStr)//对inputStr进行处理
inputStr = [inputStr stringByAppendingString:@"456"];//给inputStr添加字段returninputStr;//将处理好的inputStr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