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标准开科取士的制度开始建立。唐太宗下令,太庙中修建孔庙。由皇帝颁布标准的文本和注释,儒家思想再次成为国家确认的官学,通行全国。但这时儒学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
到了唐中叶,韩愈和李翱才对《大学》和《中庸》作出新的解释来应对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孟子的“道统说”再次兴起。更新了的儒家:继承了孔子学派中的理想主义支派,特别是孟子的神秘主义倾向。这些人被称为“道学家”,他们的哲学被称为“道学”,“道”即“真理”。
更新的儒学在宋初,所关注的主要是宇宙论。周敦颐是第一个讲宇宙论的哲学家。他改画道家的图像,用以说明宇宙演进的过程。他用以说明自己思想的图像名为“太极图”,又作《太极图说》来解释说明。
邵雍从《易经》发展出宇宙论,并用图解来说明他的原理。邵雍的宇宙论使十二个主卦象的理论更加清晰。
张载同样是从“易传"发展出宇宙论。他特别强调“气”(宇宙这个无始无终、不息不休的流行的过程, 是“气)。
张载认为,宇宙万物都来自同一个“气",因此世人和万物都是一体,人应当服侍乾坤(天地)就如同服侍父母,看待世人就如同看待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