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自由——自我积极主动

七大习惯之一——积极主动。从字面意思理解,积极主动全在于个人的行为,而非被动。

书中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社会之镜”,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总喜欢通过别人的评价和思维来看待自己,如同从哈哈镜里看自己一般。

“你的拖拉总是不能改。”

“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啊?”

“你一看就非常知性!”

……

他人的看法代表的是他人的思维折射出来的观点,反映的是他人的想法。所以这个观点我认为强调的就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对自己真切的了解,不要被别人的思维所凌驾。

柯维博士批判了三种决定论——基因决定论、心理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指出它们忽略了人类选择回应的自由。

通过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的经历,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对社会环境会作出选择性的回应——“人类终极的自由”。

弗兰克尔一位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影响的决定论者,犹太人,曾在“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其父母、妻子与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只剩下一个妹妹。他本人也饱受凌辱,历尽酷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在他赤身独处于狭小的囚室时,忽然的一种全新的感受。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他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

他可以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或者说,在遭遇(刺激 )与对遭遇的回应之间,他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或能力。

每个人的都有选择的自由,而真正的自由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是我们最本能的一种选择。

不管别人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是怎么认为的?

就说我自己,在别人眼中,我很舒坦,只要给孩子做早晚餐,陪孩子读书,其余不用担心任何事。他人的评价是,人生如此,还有何求?

而我的生活却只有自己知道,不解释,一笑而过,做我自己。

我经常会对自己问三问: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该做什么?

我是一名全职宝妈,更是一个有梦想的我,我想要获得身心的自由,我用写作滋养我的灵魂,用运动强健我的体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