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8天学习,去做时间的朋友—什么才是时间管理中最重要的事情?
答案当然是目标管理!不围绕目标的时间管理,都是手段目标化~
今天我就来说说这么高能爆表的一课的我的学习心得~
你从不知道训练营可以这样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喵某人见识少~
我只想说啊你们还在哪里看过这么优秀的营请告诉我么?
反正我是第一次知道学习可以使人宛如嗑了药~
好了,这么厉害的课程不好好消化简直对不起自己!
这个厉害课程不仅课程厉害、答疑厉害,作业也十分厉害,简直是毫无保留的献宝——给了我们一个优秀的复盘工具~~
嗯,还是九宫格~换了点底料~(不是吃火锅的九宫格好么(˘•ω•˘))
认真审题:
对本节课内容、老师答疑、群内讨论进行总结
一看我就觉得我凉了,上次只是10个任务我就写了4600多字,那这一次……课的内容、我应该写出个什么东西来??硕士毕业论文???
继续审题
请重点谈一谈,经过目标管理这一课学习,帮你意识到,关于时间管理,你有哪些问题思考变得更深入了?有哪些误区被点醒了?有哪些行动想法被激发了?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你有哪些误区被点醒了,至于我有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地方,那就是能力圈,写作是我的能力圈吗?
显然,刚起步的我的写作能力还没有在能力圈内,所以我为什么一定要要求在不在自己能力圈内的东西还要10倍好呢?这是一个弄错了信念和原则的适用范围的典型例子,被卡住是正常的。
一定想做掌控范围之外的事情,就会导致自己像一个5岁的孩子想举100斤的杠铃一样,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结果还是做不好,并且会把其他的也耽搁。
所以这次的九宫格,我决定放低一些标准,用28法则去做,把最有用、最有收获的80%用20%的时间萃取出来,再慢慢在一次一次作业中锻炼,自己写作能力,扩大掌控范围。
九宫格复盘
我把问题的顺序调换了一下,这是我认为比较好的一个顺序:
第1个问题让你没有压力,以一个微小的动作启动自己,像《微习惯》之中所倡导的一样,也和本训练营的导师——易仁永澄他的幸福进化俱乐部的slogan一样:成长,从易开始~
从易开始,从自由掌控的那件事开始~就有着不被卡住、坚不可摧的向前走的力量~
而往往我们收获到,比较大的内容都是在信念层面上的改变~信念属于6L中的上三层,是不是决定了往后的能力、行动和环境的,然后再是策略,然后策略指导着后面各种各样的行动~可能这样做起来会清晰不少~
我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
你要知道自己要什么,
你要知道行动才能真正可以带来改变,
你要知道如何思考,才能让行动更好的产出结果,
你要知道要学习什么才能给你的思考增加必要元素。
不要看这句话看似有些朴实~
通过学习,我对这几个词有着和以往大有不同的庞大心理表征,这正是通过学习增加了思考的必要元素。
不然,思维始终是很狭隘的,困在自己不变的已知范围之中。
没有探索,当然是找不到通往向往之地的那一条路,甚至连自己向往的样子都不能知道,也就是不知道自己要改变什么。
但更可怕的事情是,仿佛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得到它,知道了自己想要改变,却无法去改变。这将会陷入一种多么的沮丧又无助的感觉之中?
这就是DA问题,(不是大问题(´・_・`)),把注意力关注在自己想要的东西上,而不是无法改变而产生的情绪上。
我觉察到当我叙述完那一段话之后,我就自然的想到这是一个DA问题,思索一下发现,这是因为我通过学习增加了思考的必要元素,一个高效的问题或者知识,可以让你迅速的脱离现在的困境啊。
所有的思考都是只要就可以让你的行动变得更加的有效么?
当然不是,每天我们大脑里都有那么多个声音在转,但更多的思考,其实算不上思考,就是一种困惑,思索,在茫茫的思绪中找不到一个出口,找不到什么才是重要的点。所以学习也是必须的必须。
所以我们的老祖宗说的对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啊~
今天最有收获的地方是?
1.如何把学习和改变串联在一起?
永澄老师他结构化能力真的特别强,他用一张图很清晰地说明了,问题究竟是多么的重要。
我之前,一直觉得我考研的一年的上半年能够保持一个完全,自律,特别特别,有秩序这种他还是因为我每天都做日反思
这个归因没有毛病,但是我后面也有做日反思,可是很费解为什么却达不到一样的效果。直到最近看到这些关于提问和问题相关的内容之后,我我意识到了我漏了日反思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元素——根据每一天做不满意或者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提问:落到实际的行动上,针对这一个不够好的点,我明天究竟怎么做才能变得更好?
这就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地方,究竟怎么样思考才能让行动带来更高效,更持续的改变?
我想这个答案就是,针对行动中有困扰的点,进行非常非常针对性的提问,行动改变了,改变的改变也就发生了。
2.什么才是好问题?
好问题一定是要亲身实践操作过再具体情况中相关问题。
好问题的特点:
非常细化
有场景
有代入感
这就跟我刚才推理的过程相符了,也在后验中的告诉我为什么我那时候能改变的那么快。但得到了这个之十点之后鲜艳的去判断,如何做才是对的,不是更高效和持续的办法么?(我持续的反思却没有得到持续的改变,就是一个非常鲜活的例子)
好问题一定是,经过头脑思考得来的
然后通过作业可以给一些欣的伙伴科普一下,这里的“脑”是相对于“身心灵”来说的,你不是在用心的体验,用感受到的困惑在提问。
而是,调动起了自己的理性和逻辑,真正的“思考”而来的。
3.将紧急重要四象限与人生中重要的领域相结合
并以一个动态变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时间段,可以帮我我们明确定位,对当下的发展更加心平气和,不去看为什么别人为什么可以如此好的平衡和掌控那么多的事情。
这个其实跟能力圈、掌控范围的概念也有关系~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还是大叔说:
就好像运动员训练时会预判自己的用时,比赛时就能找到好的节奏去打。
其实……我曾经也是个运动员吧~小学时候的田径队,每天每天放学都要去练跳高跳远,重复,一直重复的跳。
要从离起跳点多少步的距离开始开始助跑?哪一个点起跳?什么时候都做什么动作?发力的感觉是怎样的,都是通过无数次的重复。
区运动会上,拿了全区第4名。
如果拿运动员训练自己的那一种要求去训练自己对时间的把控,我仿佛就好像悟到了——我们眼馋大叔的各种能力,好像拥有这些能力就像是有个捷径,还是那一句,看得好像鸡汤一样,但其实的确是事实的话:
你必须拼尽全力,才能毫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