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人生路漫漫,总会掉进一些坑,这是成长的过程。往往从一个坑里爬出来了,就是个人一次成长,甚至飞跃。本文回顾我曾经掉进的坑,主要是阐述曾经抱持的一些不当的观念,以及对我的不良影响,辅之以个人经历做解释。
过度的自我关注
所谓过度的自我关注,指的是一个人只关心自己,可能是自己的享乐或个人成长,说白了是一种自私,但又不等同于自私。它不仅自利,而且还会让自己忽视身边的一切,包括他人的感受、事物的实质以及生活中的乐趣和惊喜。可以说,过度自我关注是幸福之路的巨大的障碍,一个过度自我关注的人,他最终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会失去人生的幸福。一个过度自我关注的人,他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乏味,他会失去与世界万事万物的联系,而世界的这些事物本身,才是人成长和幸福的基础。有人说:忘我无我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大概指的是这个意思吧。
我的过度自我关注有以下表现:过度的自私;过度在意自己的个人成就和个人成长;忽视生活本身的乐趣,企图让生活一切为自己服务;忽视他人等。造成这种自我关注的原因,一是可能年轻人都比较自我,以自己为中心;二是错误的童年时期的思想灌输,被环境注入了要成大事,要得第一,要比别人好,导致过度的追求成功;三是,人自私的本性,并且我的性格属于偏自私的那种。我的过度自我关注的克服,一是,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时地提醒自己;二是,更重要的是经历了结婚,并成为爸爸的成长阶段,人对爱情和亲情的本性,让我真正学会忘却自己去关心他人,逐渐体会到关心他人、关怀他人的感觉;三是,毕业后生活和工作中许多实际的事情,让我不得不去关注事物本身,尤其是工程师的职业更促使我关注外在世界,慢慢地体会到事物本身的乐趣。
一个人,不管他的目标是想有所成就还是追求人生的幸福,都不能过于地关注自我,他必须要把自己从狭小的自我中解放出来,去关心世界万事万物,去建立与他人与事物的亲密联系,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他自然而然地收获了快乐、热情、幸福、成长和人生的意义。
理论与实践的失衡
毛主席的实践论很好地讨论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具体就是理论由实践的总结提炼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然后再提炼理论,如此往复,人的认识螺旋地上升。这里面实践和理论是紧密联系,相互相成,缺一不可的。
我过去走了很大的弯路就是严重地缺乏实践,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过多的混乱模糊的知识,过于缺乏的实际能力。究其原因,一是客观环境导致,学生时期学知识为主,尤其是中国的填鸭式应试教育。作为一个学生,学知识,或者说直接些,看书是个好的行为,受到鼓励和表扬。本身看书学习是没有错的,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过犹不及,书读多了实践少了,成为迂腐的书呆子是大概率事件。工作之后,挺长一段时间还处在这种思维惯性中;二是主观认识的不足。对求知的理解过于狭隘,对求知的规律认识不充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只从书本中得来,也可以通过跟他人学习、讨论、通过自己的经历、体悟得来。求知的路途远不是理解了知识那么简单,可以说从书本中了解的知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通过不断地练习、行动去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将知识内化,最后还要总结反思,进一步地提炼。不通过这样的反复学习练习,得不到扎实的知识,锻炼不出强大的能力,充其量只是些呆板、没有生命、死气沉沉的知识。那种亲身经历过,然后回过头会心一笑的体验;那种犯了错又回过头来咀嚼学到的知识,然后恍然大悟,这些都是求知的必经之路,凡是捷径皆是表象。
实践不足,不仅不能很好地掌握理论,不能拥有好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而且还会影响做事的动力和生活的幸福感。理论脱离实践,就像鱼儿脱离了水,干瘪的没有生气,一个人不去实践,仅仅沉溺于书本,很难找到理论的乐趣。只有到实践中,才能发现理论中闪耀的思想光芒,而且在做事过程中,会体验到事情本身的乐趣,收获成就感。所以,理论是树的根茎,实践是树的枝丫和花朵,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成就一颗美丽的生命之树。
意义与快乐的失衡
很多人是过度地追求快乐,我却过度地追求意义,任何事情,即便是追求意义这样高尚的行为,照样过度则废。对生活意义的过度追求,最直接的问题是让人变得不开心,生活失去原本的趣味。如同本来吃饭是很愉悦的事情,可你按照吃什么才对身体好的健康标准严格执行,为吃饭赋予了过多的意义,会让吃饭变得失去趣味,仅仅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真正持久的幸福,是对事情本身的喜爱,不论做什么,如果过分的强调其意义,或者说做事的用途,做事本身的乐趣会大大减少。那些过分在意成功的人,往往既得不到所期望的成功,而且还会失去生活的快乐,而成功恰恰是降临到那些物我两忘,沉溺于事情本身的人。第二个问题是让人变得失去灵性。这也是凡事功利性的呆板教条思维的危害,秉持这种思维,不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会呆板乏味。做什么事情太在乎,太功利之后,就会有太多的顾虑,往往不能发挥出好的水平。
我分析我存在这个问题主要是小时候的不良熏陶,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又缺乏恰当的引导。我那个年代的家庭教育,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高期望从小就刻在我的心里。所以我对自己要求很高,凡事都要争得第一。中国的文化,过于地强调成功,而忽视自身真正地感受。儒家经典几乎可以看成是一套成功学的体系,过于渴望成功,出人头地的愿望,又被市面上不良的成功学书籍错误的引导,加深。一个人,应该去追求成功,但不应该过于地关注成功。这种心态,让我仿佛戴上了一副功利的眼镜看待万物,做这个是不是有用的,做那个对自己有没有意义。我甚至用一种苦行僧的心态要求自己,如同有些成功学理论教导的那样,把生活用那些有意义的事情填满,可当生活只有意义,如同一碗太腻味的汤,喝几口就厌倦了,生活需要快乐,就像生活需要美一样。
而今,幸福是我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幸福的很重要前提就是把握好意义和快乐的平衡。现在,我追求人生的意义,但也追求人生的快乐,正所谓,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放轻松些,不过是个平凡人,干嘛这么苛刻自己。
理性与感性的失衡
我是个男人,是个理工男,而且还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典型特点就是特别的理性,特别地依赖喜欢擅长作分析。我曾经很引以为傲,觉得这是不可多得的优点,看我,多么有思想、有深度的人啊!可不知,真正地高手是深入浅出的,那种真正通透的人,是简单自然、返璞归真的。
这种失衡的不良影响,一是过于深沉,不够有趣,生活也缺少快乐;有句话叫做人不要把什么都看得那么透,看透了就没意思了。人生,如果理性地看,追求那些目标,做那么多努力,最后不都是归于尘土,有什么意义。还有人本身,那么的自私和虚伪,有什么意思。一首很好听的歌曲,也就是一段段音符罢了,一部好看的电影,不过是一堆俗套的剧情罢了。一旦陷入这种思维,生活就失去色彩,变成了一堆符号、名词和教条。二是让我对人的感情的轻视,忽视社交,对人情冷漠,也很少体验到关系带来的美好感觉。这些对处在社会中的人来说是很不利的,人需要好的人际关系的滋养,也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人是社会性的。我现在回忆起来,成长阶段缺少美好的关系和情感,或者说缺少友情和亲情,是我很大的遗憾。
人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我们要尊重人的情感,如同尊重人的理性一样。我最希望的是自己能成为一个理性又有温度的人。
过分在乎他人的眼光
我为什么会那么地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那么想表现自己、证明自己,获得他人的认可,这让我很困扰,我很想知道其他人也是这样的吗?人,真的就是活在他人眼中的吗?也许是我的不自信导致,想要表现自己、证明自己,在意他人的评价,这可能跟我的童年经历有关,以前读书很小,不到5岁念小学,所以智力和体力上都不如别人,但我自尊心强,所以特别渴望证明自己;也许是不良的家庭教育造成的,小时候父母通过表扬、肯定的方式来培养我的好的行为,造成了自己在意他人的眼光的心态;也许是社会文化导致,中国社会特别喜欢的比较式教育,凡事都要去跟他人比较,要取得好成绩,比别人做的好,会产生迫切地想比别人优秀、证明自己的心态。
这种心态是很有害的。其一,迷失自我。迷失在他人的眼光中,缺乏对自己的正确的判断,这不能够建立真正地自信,而自信,是人生的基石,自信又只能建立在真正地自我基础上;其二,树立不当目标。当把目标设立成要证明自己、要表现自己,要比别人做的好,要赢得鲜花和掌声时,会错失很多很多。我们会失掉正确的评判标准,自我进步而非跟他人比较才是健康的心态;会失掉与事物的恰当联系,去感受事物本身,而不是关注事物之外的评价,是我们从事物中获得快乐、热情、动力的源泉;会失掉许多自我挑战、学习进步的机会,会让人难以健康的自我成长,让人生不够的丰富。
一个人真正地价值是什么,你真正关心的是什么,是自我的提升,是美好的体验,还是他人的肯定,或者虚荣心的满足,这是每个人必须要想清楚的东西。你去做一件事,比如打篮球,到底是打篮球的过程本身让你很满足,还是他人的称赞更重要。我现在认为,与在求知中、学习新技能中获得的乐趣、成就感相比,他人的称赞真的太微不足道了。从他人的眼光中走出来太重要了,我认为这是人成熟的一个标志,只有这样,才能独立思考、拥有坚定的自信心。
人是观念的产物,人的成长是始于观念,也是终于观念。我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与这些不正确的观念纠缠的过程,这也是自我探索和自我挑战的过程。目前,以上这些错误的观念,我已得到基本纠正,这让我对未来的旅途更加地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