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周期是市场参与者心理变化的循环过程,本质是赚钱效应与亏钱效应的交替规律,体现为资金接力意愿、市场热度的周期性波动。根据超短交易实战经验,情绪周期可分为六个阶段,各阶段特征及应对策略如下:
一、启动期(试错期)
特征:
- 市场经历冰点后出现新题材或龙头股试盘;
- 连板高度低(2-3板),首板数量增加,跌停家数减少;
- 资金试探性进场,情绪从悲观转向犹豫。
应对策略:
- 轻仓试错(30%-50%仓位),关注首板或低位弱转强个股;
- 优先参与换手充分的二板,避免缩量加速板;
- 严格止损(如跌破5%即离场)。
二、发酵期(主升期)
特征:
- 龙头股确立(3-4板),板块梯队完整(首板、中位股、龙头);
- 成交量温和放大,跟风股补涨,市场情绪转向乐观。
应对策略:
- 加仓核心龙头(70%-满仓),参与分歧转一致机会;
- 挖掘补涨标的(低位首板或二板);
- 关注板块梯队完整性,避免追高后排跟风股。
三、高潮期(一致期)
特征:
- 龙头加速缩量涨停(5板以上),板块全面爆发;
- 涨停家数超50家,市场出现“闭眼赚钱”效应;
- 投资者普遍乐观,风险信号隐现(如后排分化)。
应对策略:
- 逐步减仓,仅保留龙头底仓;
- 警惕中位股核按钮(跌停出货),转向低位避险板块;
- 不追高非核心标的,锁定利润。
四、退潮期(风险释放)
特征:
- 龙头断板或高位滞涨,中位股率先跌停;
- 核按钮频现,跌停家数激增,亏钱效应扩散;
- 连板高度骤降,资金避险情绪升温。
应对策略:
- 全面防守,清仓跟风股;
- 回避中高位股,仅做超跌反抽(如龙头首阴反包);
- 空仓等待情绪冰点。
五、冰点期(情绪低谷)
特征:
- 跌停家数超过涨停家数,连板高度压缩至3板以下;
- 成交量极度萎缩,恐慌情绪蔓延;
- 市场无主流热点,可操作性极差。
应对策略:
- 空仓观望,耐心等待新周期信号;
- 关注逆势抗跌或异动个股(可能为下一周期龙头);
- 复盘历史冰点数据,预判反弹时机。
六、修复期(过渡阶段)
特征:
- 亏钱效应减弱,资金尝试新方向;
- 连板高度回升(2-3板),首板数量增加;
- 情绪由冰点逐步回暖。
应对策略:
- 轻仓试错新题材或穿越龙头;
- 关注与指数共振反弹的板块;
- 逐步提高仓位至确认新周期启动。
关键辅助工具与技巧
-
数据量化指标:
- 涨跌停比:涨停数骤降、跌停数激增预示退潮;
- 连板高度:突破前期压制(如5板)可能进入高潮;
- 成交量:缩量冰点后放量往往是启动信号。
-
龙头锚定法:
- 龙头断板→退潮期开启;
- 龙头反包→修复期可能到来(如2023年剑桥科技反包带动AI反弹)。
-
仓位管理铁律:
- 启动期/修复期:30%-50%仓位;
- 发酵期/高潮期:70%-满仓(仅限龙头);
- 退潮期/冰点期:0%-20%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