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稀缺》有感2018-12-20

        本书的前半部分通过一些具体生动的例子,介绍了稀缺相关的一些概念,及稀缺所引发的一些人类的反应。指出有些人的忙碌、贫穷并不是主观不努力,而是由于稀缺自然存在的现象。

        通过阅读,认为文章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是1.稀缺可以让人更加专注,而且人为建立稀缺是无用的。如临近期限了做事的效率会提高。2.稀缺会造成管窥局限。如贫穷会使人不能做长远打算而产生借用问题,借用只会让坑越来越大而难以收拾。再如忙碌人士会只关注解决重要而紧急的事情,而忽略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3.稀缺会使人受带宽限制而不能专注于应做之事。如贫穷会使人过于关注金钱而不能专注于工作,忙人会因为过于关注工作而忽视子女的教育。4.余闲会使人不受管窥的局限,但也会使人浪费时间或金钱。

         对我而言,再今后的工作或生活中需要改进的有:1.给自己规定最终期限。2.分步留作业、每天检查,而不能留一个期限,总体检查,每天制造稀缺。3.今日事今日毕、需要做的事情马上做,不能产生借用明天时间的问题。4.尽量不贷款,特别是高利息小额贷款,善于制造更多的余闲,以备不时之需。5.要做长期计划,事情要长远考虑,不能只看眼前,必要时需要周围亲人朋友的及时提醒。6.工作时注意力集中,不去考虑其他事情。叶修在文章中提到能量损耗问题,我认为与稀缺观点类似。在做题的过程中心烦意乱,胡思乱想会使人造成能量损耗,最终效率大大降低。7.及时通过手机日历或闹钟提醒自己应做之事,将本在管子之外的内容纳入管中。8.节俭时注意考虑时间成本,花钱时对于打折比例相同的大钱和小钱都要纳入考虑范围,不能只注意小钱节俭,大钱浪费,也不能大钱节俭、小钱乱用的情况。9.做计划要有余闲,不能完全排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