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先安利大家一个电影,叫《廊桥遗梦》,很美的名字,当然其讲述的故事也美如其名。作为一个九零后,我很喜欢看老电影,你大可以丢来一个轻蔑的眼神,说这样“not fashion”,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我曾经用高三所有的空闲时间看完了豆瓣top250,现在想来自己也是厉害,鬼知道我那时候哪来那么多时间。
我喜欢的电影很多,但廊桥遗梦是第二部让我看完电影后想要去读小说的作品。这部小说用的语言很细腻,可能是因为看了电影的原因,在读小说的时候我脑海中出现了很强的画面感,那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我眼前,读的时候我甚至不敢出大气,生怕打断故事的发展。
比如文中的这一段:“菜正炖着时,弗朗西斯卡再次坐到他对面。厨房里洋溢着淡淡的亲切感。这多少是从做饭而来的。为一个陌生人做晚饭,让他切萝卜,同时也切掉了距离,人在你旁边,减缓了一部分陌生感。既然失去了陌生感,就为亲切腾出了地方。”读到这里时,我仿佛就站在厨房的角落,静静地看着那突如其来却并不显得唐突的爱意,在这对陌生人中间慢慢发酵,在一顿简单的晚餐间慢慢诞生,壮大……
看完廊桥遗梦后,我不知道将它界定为一部悲剧还是喜剧。
也许这是一部悲剧。女主弗朗西斯卡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被一个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打破。这个不速之客,也就是男主——摄影师罗伯特,他的一次简单的问路,却在彼此之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这让女主陷入了爱情与家庭的困难抉择之中。最终,弗朗西斯卡决定在有生之年为家庭牺牲自己的爱情,并希望在死后追随自己的爱情,将骨灰洒向廊桥——那个证了他们爱情的地方。
“带我走,就现在,带我去你到过之处,到世界的另一端。”弗朗西斯卡是怀着怎样强烈的感情对这个迟来的爱人说出了这样的话?尽管初次相遇,但却对这份爱有着如此的确信无疑,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弗朗西斯卡有自己的家庭,有一个老实敦厚的丈夫和两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他怎么能狠心抛下他们,这些至亲至爱的人。她不敢想象没有她的家庭会变成什么样,她不能这么自私。于是,她选择了为这个家放弃自己的爱情。
“当一个女人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意味着生活的起点,也意味着……终点。”难以想象弗朗西斯卡在说出这句话时,内心经历了多少的斗争。同样是爱,一边是爱情,一边是亲情,这恐怕是世间最难以抉择的事情。
曼迪逊桥畔,他们爱情的起点,也是她生命的终点。弗朗西斯卡在遗嘱中写到:“我活着的时候,属于这个家,但愿死了以后,属于他。”他为了家,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也许有人觉得这是应该的,但她内心那种度日如年,那种难以释怀的思念又有谁能感同身受?
那一幕再次映现在我脑海中。弗朗西斯卡紧握车把手,内心的起伏何其大?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爱人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任由大雨击打着内心,面对注定要以泪洗面的后半生,唯一支撑着她的,是作为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责任。
然而我有是一个乐观之人,喜欢把凡事往好处想。既然我没有办法改变一些事实,那么还不如相信它是美好的。
也许这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旧梦是好梦,没有实现,但我很高兴我有过这些梦。”
对于罗伯特这样一个一生漂泊在外,四海为家的人而言,也许能和自己心爱的人踏上属于自己的旅程是这世间最美妙的事情了。但命运残忍地回绝了他这个美好的梦想。他所爱之人注定无法挣脱婚姻的禁锢,注定无法与他一同踏上旅程,这必然是万分遗憾的事。但换而言之,一个人终其一生,能遇到这样无所顾忌的真爱又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呢?
他说:“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一生能拥有一次这样的爱,难道还不够吗?
他们用生前的几十年互相思念,将对方置于心底最深的地方,各自继续着自己的生活,死后相聚于曼迪逊桥畔,邂逅一场永恒的爱情。这是一场毋庸置疑的真爱,在这场爱情当中,萍水相逢,几面之缘,几十年的相思债,永恒不变的相爱之情。一见钟情却不是一时冲动。
真的,这样确切的爱,一生难得吧。
“This kind of certainty comes once in a life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