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同样是一章讲了两个故事。
络秀
故事发生在西晋时期。时任安东将军的周浚某天出去打猎碰上了暴雨,便来到附近的汝南李家投宿。李家是个富户,但恰好当天家中的男主人都不在,只有一个名叫络秀的女儿。
络秀闻听外堂来了贵客,便和一名婢女一起杀猪宰羊,张罗了几十人份的饭菜。众人被招待得十分周到,但始终都没见到主人现身。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周浚悄悄偷窥了内院,结果只见到一个女子,貌美非常。回去之后周浚便向李家提出,要纳他家的女儿为妾。
对此李家的父亲和哥哥都表示反对,但络秀却站出来对他们说:“我们李家现今已经如此衰败,如果能与贵族联姻,将来或许会大有益处,为此又何必在乎我一个女人呢?”
父兄这才答应了下来。后来络秀嫁给了周浚,为他生下了周顗、周嵩和周谟三兄弟。李家的地位从此得到了提升。
考证和吐槽
这个故事出自于《世说新语》,后来被收录进了《晋书·列女传》当中。两晋时期极为讲究家族门第,而汝南李氏并非士族,所以络秀才会为了家族利益给周浚做小。
《世说新语》中还记载,络秀的三个儿子长大后,她曾经召集三人对他们说道:“我之所以嫁到周家做妾,就是为了光耀李家,如果你们不把我们李家人视为亲戚,那我今后活着也就没什么盼头了。”
三兄弟这才与李家开始频繁往来,也使得李家的地位得到提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古代妾的地位远不如妻,妾的娘家通常来说是不被当做亲戚的,即便是妾的儿子也不会承认,具体可以参考《红楼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络秀的大儿子周顗(yǐ)。周顗字伯仁,提起他的名字大家或许很陌生,但是看到他的字,相信许多人都会想到一句谚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句谚语的主角正是周顗,关于这个故事略有些复杂,且与本故事无关,因此这里就不再详说了。
崔敬女
这个故事发生在唐朝。大约在唐高宗使其,冀州长史吉懋(mào)想要为自己的儿子吉琐迎娶南宫县县丞崔敬的女儿。但崔敬并不答应这门婚事,于是吉懋便以早年对崔敬有恩为由,对其进行要挟。
崔敬无奈,只能答应了这门亲事。为了防止崔敬后悔,吉懋算好吉日之后突然就带着聘书抬着花轿来到了崔家门外。
这件事崔敬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妻子,直到花轿抬来,她这才明白过来,抱着女儿大哭道:“我家的门户太低,配不上吉家的公子啊!”她的女儿也躺在床上不肯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崔敬的小女儿站出来说道:“父亲您当初有难,是吉大人拼了命将你救下。这份恩情就算是让我们去做奴婢我们都不会有怨言,今天让我们嫁进那望族之门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如果姐姐不肯,那就由我来去!”
随后便出门上了花轿。后来吉琐做到了宰相之职。
考证和吐槽
这个故事记载于唐人的笔记小说《朝野佥载》当中。
不知是《情史》在转抄是抄错,还是扫描仪在识图识字时发生了错误,《情史》中所写的这位吉琐,历史上的真名其实叫做吉顼(xū)。他曾经在武周时期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之职。
这两则故事与史书中孙策妻子吴夫人的事迹很像,她们都是为了家族利益挺身而出,嫁给了一个强势的男人,最终也使家族获益,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许多女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