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人和我一样?碰上喜欢的音乐,能循环连听一周。不换曲,不间断。
仿佛听出人乐合一的飘忽状态:是非皆无,舍得无益,唯有好音乐,如山峦松涛、冰川湖泊,绵延岿立,也像成群迁徙的野牛、骏马,肆意奔腾。
对于音乐的选择与喜好,也全无定式、边界。中外音乐、各类曲风,在不同境遇和情境下,总有惊喜发现。反正只要听得入耳,一概欢喜入袋。
我在外国音乐里听到人生,用强烈的个人情感与故事讲述的方式表达,而在中国音乐里我听到更多的是泱泱历史,是时空图景,是个人情感隐没在数千年文明长河中的崇山远黛,那些融化在空中的模糊线条,而所有的喜悦与隐隐作痛都既稍纵即逝又深入骨髓,针扎一般,呈现一种剥离又深刻的美态。
这是通过音乐所映射的我性情吗,又或者,是推而广之的民族性情?这么想着,偷偷滋生出一种“滚滚大江东逝水”的历史恢弘感,一波“凡人修仙”脑中走马...哈,暂且算作小人物的大情绪吧。像我这种音乐门外汉,赏歌听曲儿,不懂也逍遥的方式,倒也是一曲人人有感的“凡人歌”。
语毕,上一打循环:
桃夭,是喜上眉梢;老拙,乃忍俊不禁;
悲笳,诉愁憾切切;长空,语沉郁豪迈;
折柳,道风残别远;合欢,描顾盼生辉。
对我来说,眼耳身意是一体,鼻舌功能自愧差池颇多。音乐和身体链接,一听好旋律,便要忍不住挤眉拧眼、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而绘画则与情绪通联,看到图形明暗色彩,便仿佛一团云飘来,凝在头顶,少时,或风或雨,或雷或电。
歌德说,生活是一场像鹅的游戏,“你走得越远,就越早到达终点,而那是一个没有人想去的地方。”
如果可以,我想走慢点,多听听风起的声音,万物的气味,以及四季星辰的故事。
风起夜凉,灯下一梦,至华胥,见南柯,皆黄粱。日暮途远,叶寒春深。劝君,莫进寒食,莫着薄衣,莫蹙娥眉,莫思过往。
愿君,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