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仪式的存在都是为了表达某种实质(substance),仪式是外在的,而实质是透过仪式表达出来的。
比如圣经旧约当中上帝规定的献祭仪式,祭司穿什么、佩戴什么、颜色如何都是非常仔细地交代过,祭牲是什么样的也不厌其烦地描述清楚,其中的奥秘及对奥秘认识的层次远超过字面的意思。大祭司亚伦的两个儿子,因为不按照上帝的吩咐献祭,而是向上帝献了凡火,上帝将他们鼻孔的气息取走,当天作为这二个孩子的父亲、又是大祭司的亚伦,上帝透过摩西嘱咐他:不要哭泣。
仪式就是仪式,它承载着某种信息的实质,远远超过毫无实质或是错误领会该仪式的实质而带给人一时的仪式感。
基督教的洗礼、婚礼、追思礼;犹太教的割礼、安息日、成人礼、婚礼、葬礼,甚至洗手之礼等等,都是借着在这个物质世界当中的仪式预表属灵的实质,这些仪式不是为了感觉(仪式感存在),而是为了精神或信仰的实质存在。
大家都在电影(比如简爱)中看到过基督教或天主教婚礼,听过牧师或者神父问妻子和丈夫的几个问题,对这些问题双方的回答都是: 我愿意。比如:
牧师:"你愿意娶这个女人吗?爱她、忠诚于她,无论她贫困、患病或者残疾,直至死亡。你愿意吗?"
新郎:"我愿意!"
牧师:"你愿意嫁给这个男人吗?爱他、忠诚于他,无论他贫困、患病或者残疾,直至死亡。你愿意吗?"
新娘:"我愿意!"
新郎与新娘之间的誓言是在上帝面前缔约,牧师只是新娘与新郎缔约的见证人。
这张照片记录了一段艰难的日子。先生被怀疑为MS,从拄拐杖,到坐轮椅......全家不得不搬到地下室住,我工作、送孩子、带先生做各样检查、看医生。
仪式经常是美好的,但是脱离了实质,将毫无意义。仪式感也许是人这个层面所需要的,但是仪式和仪式感没有实质内涵,就是空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