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有你
真乃三生有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Q
本月学习的黄栌领读课程,书目是《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前一阵忙论文,刚刚读完书、补完课,发现这本小书还是有其神奇之处的。
黄栌老师说,日本人写东西都是特别细致,并且结合自己的科学实践验证。就像《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一样,通过实践得到的方法,推荐给了我们。而且确实,有用的东西都很简单,而且易于实施。作者明确习惯养成的类型和时间段,并且给出了确定的十二个开关,以及每个阶段适合运用的方式方法。我发现,每一个方法都非常简洁。
在本书,我第一次听到“习惯引力”这个概念。作者认为,所谓习惯就是“不依赖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的状态”。而习惯分为行为、身体和思考习惯三类,分别需要以1、3、6个月作为周期进行培养,并且每次只能培养一个。这是因为我们会受到旧有的“习惯引力”吸引,不让我们发射和飞往新习惯的外太空。而多个习惯同时培养又会受到多重习惯引力的阻碍,导致培养习惯的过程出现失败率增加的情况。
作者将习惯养成分为反抗期、不稳定期、倦怠期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需要从婴儿学步开始,进行简单的记录;第二个阶段,将行为模式化,并设定例外的规则;第三个阶段则需要添加一些变化,并对下一个习惯养成进行计划。瞧,每一个阶段的方法都是简单可行的,并经过作者的实践验证,对我们的习惯养成具有很大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其中,添加变化有糖果和惩罚两种开关,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读读看。
根据这个“不可能失败的习惯养成法”,我们可以将自己想要培养的习惯进行一个优先级的排序,然后按部就班地进行习惯的养成。运用书中的方法,我们其实可以一年培养十二个单月即可培养的行为习惯,或者穿插利用其中的三个月来培养我们的一个身体习惯。由于思考习惯的特殊性,古川武士先生在本书并未给予大家解答,但是对于行为和身体的习惯来说,这本书已经是“葵花宝典”啦。
黄老师课上说,阅读如果没有思考和应用,书籍对我们来说就和看电视一样,只是消遣。我仔细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读书过程,发现输出的书评不多,也并非每一本书都去实践和应用,大多还是读过去完事。其实不管是工具类还是小说类的什么书,都是可以思考和实践的。这样,我们才会成长。要不然,我们为什么要把冥想当做一个好习惯去养成,又为什么要积极在直播间和线下来进行演讲、分享,展示自己呢?不去实践,也许就是一本无用的小书,如果用于消遣的话,确实不如不读。
所以,基于个人习惯养成的优先级顺序,我制定了今年自己的习惯养成目录:
4-6月 早睡早起
7-9月 跑步锻炼
10-12月 合理饮食
目标是在本年度余下的三个季度里,调整自己的生活模式。因为我发现熬夜、不规律饮食、不运动带给我非常不好的感受和状态,并且已经对我的身体健康有所影响,甚至不能支撑我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所以我选择用大半年时间来养成三个最重要的身体习惯。慢工出细活,我希望,今年之后,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
你呢,制定自己的习惯养成计划了吗?如果听一遍课丢在一边,那付费听课所花去的时间、精力就毫无价值和意义。既然花费了时间、精力、金钱,就要物有所值。习惯养成是逆人性的过程,现在有了科学方法,为什么不试试呢?培养完这个习惯只是一种固定,效果却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但毫无疑问坚持下去我们会因此受益终生。我以前是个很没定性、很贪多嚼不烂的人,而现在,我想挑战一下自己的固有人性,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伙伴们,一起实践这种方法去培养习惯吧,期待与你的交流,也遥望着我们会越变越好的将来。
A
有人在后台问我新世相提现的问题,很抱歉我不知道。我并未大量转发,也并未得到任何人的分销报酬。但我知道公众号和读书会APP都会有客服,这位朋友可以尝试与世相进行联系。如若不急,相信过一段时间应该也会可以的。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