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不知道的几个高手阅读原则

在当今这样一个书籍泛滥的时代,
人们一个劲儿地烦恼该读什么,
但至多不过收获些时下流行的书名罢了。
那么不如深挖一本真正喜爱的书,
苦下功夫去阅读它,
这岂不是更聪明的做法吗?

无论去多么好的学校,接受多么好的教育,倘若不能通过书本持续学习知识,那么知识生产就很难作为一项职业,在这世上展现出其价值。

要做的,就是将从各种书籍中获取的知识贮藏起来,并依据不同的需求,将这些知识进行组合,从而生产出知识性的成果。

第一 “阅读与工作相联系”的六大原则

原则 1 为收获成果而必须阅读的“两种书”

商务类书籍的阅读方法基本就是反复阅读名著,不要去记笔记。商务类书籍的阅读特点就是“狭窄而深奥”。
而通识类书籍的阅读方法基本来说就是随心所欲地广泛阅读大量书籍,并且阅读时需要记读书笔记。通识类书籍的阅读特点就是“宽泛浅显”。

原则 2 一本书,读两成就够了

首先,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阅读目录”。阅读目录时,如果发现其中有“总论”或“结论”等总结性文字的章节,那么就先从这里读起。

遇到这种情况就翻到目录部分,找出“看上去最有趣”的一章,从最吸引自己的部分开始读。不过要注意“不要从这一章的第一句开始一字一句地阅读,而是只读每一段开头的那句话”。

原则 3 把读书想象成“投资股票”

我们将读书当作一种投资行为,而这最大的投入就是“我们的时间。

读书,就是付出我们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去投资,从中获得丰厚的人生回馈的一种投资行为。

原则 4 阅读,要以“遗忘”为前提

只依赖头脑中的记忆去进行知识生产,你的输出能力会变得非常孱弱。

具体来说,即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点,以电子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因为一些必要的信息已经放置到“鱼笼”中了,所以不用事无巨细地全记到脑子里。也就是说,你可以放心地去遗忘

原则 5 读 5 本书,不如“一本书读 5 遍”

只有通过“T 字型读书法”,才能增加知识储备的厚度。

只是把一本书的内容浏览一遍,并无法让知识在一个人心中扎根。如果只浏览一遍就能记住一本书的内容,那只能说明这本书写得太过简单了。

我们所需采取的读书方法,应该是反复咀嚼消化一本有深度的书籍。
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提高我们在知识生产方面的基础体力。

其实这种立即读完很多书的方法并不能为你增加知识生产方面的体力。

原则 6 减少阅读中的“闲置时间”

第六项原则,就是“同时阅读 10 本以上的书”。不是“10 本”,而是“10 本以上”。也就是说,同时正在阅读的书籍数量,要以“10 本”为最低限

减少“闲置(或停滞)时间”

也就是说,要格外注意,务必将生活中那些“懒懒散散、什么都没干”的时间减到最少。接下来,为了将这个闲置时间最小化,“尽量同时阅读大量的书籍”也十分重要。

挑中正合“当下心情”的书,就要一口气读下去

如果想要使用短时间内广泛涉猎的读书方式,并以此为自己武装知识力量,那么就请你尝试积极地同时阅读多本书籍这样的阅读方法吧。

第二 商务类书籍读些什么?

01 不懂经营学的企业顾问

三年间遍览经营学的经典书目

“完全没问题。本公司在录用员工时重视的并不只是一些共通的资质,关于经营学方面的知识,你其实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就足够了。”

虽然我们目前没有要求所有人都具备经营学基本功,但是等入职之后,也要自己逐渐掌握起来哦。

我准备以商学院使用的教科书为核心,将经营学的相关经典书籍在两年间全部读完,并且我也真的这样做了。

我痛切地认识到“其实只阅读书目总量的一至二成,我也能获得九成的效果啊”。而问题就在于,究竟读哪“一成的书”,才能获得“九成的效果”?在实际开始阅读前,我是不知道的。

02 真正必读的 71 本“商务书籍曼陀罗”

而相应的,你需要将这些基础书目彻底地、一字不落地精读下来。比起粗浅地胡乱读个几百本书,认真精读这样“越读越出干货”的好书才更重要。

03 “解读古经典籍的书籍”无法代替“古经典籍”

只学精华部分其实毫无意义我可以断言,无论阅读多少本这种简易版本的解说类书籍都无法提高自己的经营学基本功。

理由其实极其简单,因为我们只有通过重新体验作者在古经典籍、原著中展开的思考过程,切身地学习“经营的思考方式”“商务的思维秘诀”,才有意义。

而简易版本的说明书籍则省略了原著的一些思考过程,只用大纲或关键词解释说明。而这种类型的知识,就算记住再多,也无法提高自己在知识生产方面的体力。

04 新出版的商务书中九成都没有阅读的必要。

新出版的商务书籍的内容,几乎都只是把古典名著商务书已经写过的东西换了新的案例或是新的行业,再重复说明了一遍而已。

05 不读畅销类书籍

阅读畅销书其实就是在做低性价比的投资。

与他人雷同,而且既过时又无聊,从个人输出的角度来说是“最糟糕”的情况了。

而倘若你引用的是亚当·斯密或马克斯·韦伯所著的古典书目的内容,
那么无论已经过去 10 年还是 20 年,它在同一场合都会持续保持着同样的说服力。

第三 商务类书籍怎么读?

01 不要做摘抄和读书笔记

阅读商务类书籍时,不需要做摘抄和读书笔记

从商务类书籍中获得的知识,请“直接”用来实践!

通过阅读通识类的书籍所获得的知识,其自身是没什么意义的。

所以,把我们认为重要的条目摘抄下来,思考这些内容为我们带来了何种启发的这个过程就十分必要了

02 读到“不懂之处”就跳过去 10 页吧

当阅读一本书时,感到不顺心意或读不懂,其实责任绝不在你。难道责任在作者吗?也不能这么说。阅读一本书其实就是在进行某种对话,读不懂,则意味着“语言不通”。

和语言不通的对象交谈是没意义的。等到你自身产生了变化,语言得以互通了,再去阅读这本书即可。

03 “商务书籍曼陀罗”应该按照“从中心向外沿”的顺序去阅读

核心部分介绍的书目,能令你在经营学的学习上获得一个大略的学科地图

如果你在工作中并不需要用到这两部分,那就算阅读了相关专业书籍,你也一定会忘记的。因此,只要先把核心书目读一遍就足够

04 只读过迈克尔·波特就不要妄言竞争战略理论了

身负盛名的经营学者所写的所谓“名著”,大多在内容上会选择一些十分偏激的思考方式。

企业的收益性是由该企业的能力所处的状况,也就是市场定位所决定的。”他的这种立场可以说是非常极端了。

对于生活在实战中的人们来说,“企业所处的状况,也就是市场定位”和“企业的能力,也就是资源”这两方面中“哪一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根本就无须多言。

而我之所以主张“首先从入门书入手,先获得‘思考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俯瞰视角,接下来,本着想要深入挖掘其中一小部分的态度,再去阅读大师们的名著,这样的阅读路线比较安全”,原因也在于此。

05 30 ~ 40 岁这一代的人,需要深入第二层

尤其重要的就是组织及财务的相关领域了。只要隶属于公司组织,那么没有人会与这两片领域毫无瓜葛。

但组织和财务这两个领域则有所不同。到了希望能发挥个人领导能力的年龄,无论是调动他人,还是受他人所调,只要还是公司组织的一员,那么对你来说,掌握这些与组织结构有关的知识就会变得十分重要。

组织的表现并非完全依赖每一个组织成员的优秀,反而越是由优秀者们组成的队伍,越可能做出愚蠢的判断。

第四 通识类书籍读些什么?

01 通识类书籍对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很有效

随时保持警觉,一旦遇到感兴趣的理论,就应该去读一读。

针对这些难题,反而是阅读通识类书籍,从中获取“人性”或“组织及社会的特质”的启发,会为我们带来极大的帮助。

没有想过要将从中获取的知识和感悟活用到工作之中。

第一大契机,是我帮自己的一位做营销总监的顾客搬家时,参观了他书斋的书架。我看到上面摆放着营销和经营学的经典读物,想到平日一起工作时,我常赞叹他丰富的知识和案例储备。而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才意识到“啊,他的确一直在学习相关知识”。这个道理是如此显而易见。

02 九成的普通人和一成能得出成果的人之间有什么差别?

咨询顾问手中最大的武器就是逻辑思考。

完全地用逻辑去思考事物的这种思维方式,主要用于理数和自然科学领域。而拥有这种思维的人们却从早到晚努力地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等通识类知识,或者也可以说是文化、人文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

03 该读些什么?通识类书籍分 7 类

  1. 哲学(近·现代思想)
  2. 历史(世界史·日本史)
  3. 心理学(认知·社会·教育)
  4. 医学·生理学·脑科学
  5. 工学(包含计算机科学)
  6. 生物学
  7. 文化人类学

对于商务人士来说,心理学知识也是必需的通识储备。
在营销中操纵大众心理、在谈判时对对方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理解组织中的团体动力学等,在商业的各个方面,心理学能力都是强力武器。

学习生物学知识,也能为商务工作带来启发

04 首先,从“传统好书”和“有趣的书”开始吧

在阅读通识类书籍时,没必要树立太明确的目标。因为一旦这样做了,就有可能错过一些意外的发现。

比起是否有用,以是否有趣作为评判标准更加重要。因为只有阅读时真正感到趣味性,这本书的内容才能为我们所用。

去书店,你就会发现“必读”和“经典”

去哪里找这些经典书籍呢?提供相关信息的源头有两个:

  1. 介绍优秀书籍的书;
  2. 书店的书架上。

无论去哪一家书店都会摆在醒目的位置,而且根据不同情况,还会添加一些手写的购物点广告,展示出书店店员的所思所想。类似这书籍,我觉得就应该拿来读一读。毋庸置疑,这类书籍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接下来就要看这本书与自己是否合拍了,如果十分合适,那请务必读下去。

05 检查自己和一本书是否合拍的方法

书本都有一个所谓的“just meet 时期”。

一本书是否有趣,往往会跟随我们自身的体会、精神状态、所烦恼的问题、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的变化而改变。

不论我们身边的人和名人们如何强调“有趣”,只要我们按照前文指示的方法做过之后,没有感受到这种“有趣”,那就意味着这本书和你“语言不通”,并不适合你。

06 输入方式和他人不同,能够促使差异化的产生

一本书,不论被评为名著还是经典,只要你觉得它无趣,那么阅读这种书就是在浪费时间。

就算全世界都在说“柏拉图太棒了”,我仍然觉得“柏拉图的作品很没意思,读了也是浪费时间”,这没什么不好的。

不知道他人的情况是怎样的,能读多少让自己着迷的书,这件事本身会促成差异化的产生。如果你想要获得与他人不同的知识成果,那么“如何输入和他人不同的信息”正是关键所在。

07 以“短期视角”阅读通识类书籍即可

成功人士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积极享受各种相遇与偶然”。

更重要的是“此时此地”马上就能用到,或者在一瞬间出于个人喜好、觉得很有趣所以选择了一本书。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从中长期视角出发去读书。

08 “其中都有些什么”,这样的感觉十分重要

阅读能否与一个人独有的知识生产联系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这本书中都有些什么”的敏感度所左右的。

09 以“做自己的制作人”的态度去决定主题

那么,什么是“制作”呢?所谓制作,其实就是“做乘法”。

●  发源自美国的摇滚舞曲 × 英伦风装束=披头士
●  设计 × 电脑科技=苹果公司
●  日本的食材 × 法式烹调法=皮埃尔·加涅尔(Pierre Gagnaire)②
●  男性衣物的布料 × 女性服装=香奈儿

能将类似市场与物流,制造与财务这种不同领域相连接起来的人,才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拥有更高的价值。

构成“乘法”的两大主干,都需要以你本人“感到有趣”的想法为前提才行。

10 阅读帮我们认知自我

如此重复,你就能清晰地掌握自己究竟对哪一类书比较感兴趣、比较关注了。也就是说,你在逐渐地认知自我。这会在你择业时为你带来极大的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也使我认识了自身,所以有这样的经历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11 以成为“知识的巨人”为目标,效率是极低的

从“树立个人风格”的角度来看,比起所有知识都懂,但都只是一知半解,不如只懂某一部分,但格外擅长。

第五 通识类书籍怎么读?

01 即便是有益的书,只是读过并不能和工作产生关联

请以“读过的内容,你迟早会全部遗忘掉”为前提去阅读。

所谓成果,是一种输入和输出相关联的力量

输入与输出相联系的意外性和较长的时间间隔,正是学习通识的一大特征。

02 将知识与工作成果相关联的办法

为了能将通识类书籍的阅读与工作相联系,我们必须要做的一点就是“抽象化”。

一窝蚂蚁中必须有一部分不干活的“懒蚂蚁”,否则蚁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很容易束手无策,全军覆没(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知识)。

所谓抽象化,就是舍弃细枝末节,提炼精华,总结出一个“简单来说就是 ××”的结论。也就是说,要将构成事物运转的基本结构提取出来。在经济学领域,这被称为“模型化”。

03 无法“抽象化”,只是博识而已

舍弃细节,仅提炼本质,这就是抽象化。

没有“抽象化”地读一本书,我们只会变成一个“博学的人”罢了。

04 打造一个忘了也没关系的“机制”吧

想解决这个难题,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去打造一个“忘了也没关系的机制”。

如何在不依靠记忆的基础上储备知识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将“信息”比喻成“鱼”,而将“世界”比喻成“大海”去展开思考。

阅读通识类的书籍时,我们很难确定从中获取的知识能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态发挥其作用。

具体来说,就是当阅读时看到了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就摘抄转换成数字信息,确保你随时可以找到它。

05 把书当成“笔记”尽情书写

书在购买时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只有读者和著者完成对话,书写了种种内容,这一作品才算完成。

06 画线的三个工具:红笔、油性彩铅笔、荧光记号笔

油性彩铅笔:在床头使用

标签则会用在“第二遍阅读”中。

想读书就马上读书,读到动心之处就想马上画线,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褪下线圈或撕一下皮就能马上写出字”的油性彩铅笔了

荧光马克笔恐怕可以说是画线时所用的最强道具了。

07 咨询顾问的“三遍”阅读术

为了能将从一本书中获得的信息(鱼)放入“鱼笼”,你需要通过如下三个步骤,将一本书读三遍:

●  第一遍:画线
●  第二遍:选出 5 项
●  第三遍:摘抄

08 第一遍 画线——将比较在意的文字部分整体画线

“如果你感到迷茫,那么总之先画线就是了。”

应该“从一段文字的开头一直到结尾”完整地画线。有些人习惯只画一些关键词,但我不建议这样做。

应该将关注部分全部画上线。倘若只标记关键词,之后重温就会无法理解自己所标出的这部分内容。

09 第二遍 选择 5 个选项——确定画线部分的先后顺序

此处的一大要点,就是确定先后排序的工作。无论我对多少内容画线,放入“鱼笼”的基本也只有 5 个部分,最多也只有 9 个部分。

不过在摘抄画线部分的时候,比起摘抄本身,如何根据摘抄部分扩展思路更为重要

一类书认为,画线部分一定要做好笔记,并转成电子文档;
而另一类则坚持,画线即可,无须摘抄,读完就直接放书架吧。

  • 阅读第一遍,是为了在书中标明“关注方向”,点明“此处十分重要”。
  • 阅读第二遍时,以画线部分为中心重温内容,并进一步进行重要部分的甄别工作。相比于画线后就把书收进书架,这个重温的阶段能使书中信息在脑内的扎根比率更高。
  • 最后,我们挑选出 5 ~ 9 部分的内容,将其放入“鱼笼”中。

10 第三遍 摘抄——写下关于工作的“提示与启发”

整理的方法为以下 3 个:

  • ① 感到有趣的部分
  • ② 为商务工作和实际生活所带来的启发
  • ③ 具体行动的假设

关于“启发”,只要记录一下注意点或者灵光乍现的内容即可

反正也不会将摘抄内容展示给别人看,只要想到什么就写出来吧。

比起逻辑或整齐,记录这种想到的点或一些灵光乍现的内容其实更重要。
这就是我在前文提到的 ② 为商务工作和实际生活所带来的启发。

11 第三遍 摘抄——用“印象笔记”摘抄是最强选择

判断适宜文字长度的要点是:

  • 一个部分的摘抄用时控制在 1 分钟。
  • 一处 1 分钟,9 处就共计为 9 分钟。
  • 摘抄一本书的要点所需时常不要超过 10 分钟,请避免无止境地在这项工作上投入多余的时间。

不过印象笔记有一个通过添加标签改变笔记的组成方式的功能,非常吸引我,所以我就转而开始使用印象笔记了。

正是因为随后能够进行检索,所以我们才没有将书本的内容存储在头脑中,而是放心地将其存储在了外部空间。

说到底,挑选重点部分进行摘抄的最大目的就是“遗忘”。通过遗忘,能够扩大大脑中有关工作记忆的内存空间,于是得以活用到当下的知识生产中。

12 第三遍 摘抄——为“鱼笼”设定一个主题

“越是高层越要脚踏实地,越是底层越要仰望星空”“职业生涯充满偶然”“极端情况即是反方论据”

节选摘抄本身有些麻烦,因此对文字进行简单总结,这一系列的行为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为鱼笼添加主题可以提高我们自身对信息敏感的度。

设置好了鱼笼之后,就需要时常将这类抽象概念当作关键词去有意识地关注,这样一来,你就能够发掘出普通人很难注意到的一些方面。

13 重复阅读很多、很多遍

所谓阅读的技术,与其说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不如说是如何活用一本读过的书更为准确。

第六 “在书店散步”的技术

01 在书店的那些“不认识的书架”附近闲逛

还要尽量做到每月去一次,每次要在书店待上两个小时。

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最大的一点就在“偶然性”上

  • 在逛实体书店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邂逅一些意想不到的书籍。
  • 而逛网络书店时,我们基本上只能遇到和我们现在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相关的图书。

逛逛商务图书“以外”的区域

在逛大型书店的时候,请不要只看和自己工作相关的商务类图书,一定要转完所有区域。

“自然科学”的书架是宝藏矿山

只有积极到与我们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之间关联性很低的书架那里去闲逛,才能获得类似这样的偶然所创造的美妙邂逅。

这种邂逅其实能够超越学科门类,学习到知识。

02 看看“最喜欢的书目”周围的书架

我还很喜欢另一种方法,那就是以最喜欢的书目为起点,尝试去购买放在它周边的书目。

很多书都符合这样的情况:越是名著,内容越是刺激,那么就越可能“无法被一种类别概括”。

03 不要受“书架分类”的限制

如果想要架构起一套你独有的创新理论的话,那么就有必要输入商务创新类书籍之外的一些书本的知识。

创新?你可以翻翻儿童类图鉴

所谓创新,它原本的意思其实是“革新”或“非连续性进化”。

04 名人传记和“我的履历书”都是宝藏

不要去创新类图书的书架!

你阅读的书籍超脱其所属分类的部分有多少,而在此基础上,书中的结论考证又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与其所属的分类相关联,根据这些方面程度的不同,你得出的思考成果的质量也会大不相同。

图书馆和一般的书店有何不同呢?

我认为,“能读到一些老书”是图书馆最大的一个优点。
我所说的“老书”,并不是从古典和现代这种时间意义上讲的,我指的是“当下已经读不到的一些书”。

广告可以说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所以观察广告的变化,也能对当时社会的情貌窥得一二。

第七 通过“书架”连接阅读与工作

01 读过的书和读到一半的书“不可混合,十分危险!”

一定不能将“读完了的书(指的是没有从头到尾读完,但阅读已暂时告一段落的书)”和“正在读的书”混在一起。

“席克定律”。它指的是“用户作决定花费的时间长度,和他所面临的选项数量成正比”

02 读到一半的书越积越多,聚沙成塔

03 “书架”→ 书包 → 废弃品收纳纸箱

在读完的书(分过类的书本)之中,以后可参考的可能性较高的,时常想要重温的书本就搬进书架子里,不能满足这两条的那些书,就放进废弃品收纳纸箱。这个废弃品收纳纸箱放满了,就拿去处理掉。

书架 => 书包 => 废弃品收纳纸箱

我会在每年的年末重新审视一遍自己的书塔。审核标准是“这半年间一次都没碰过的书”再加上“现在没有想读的念头的书”。

04 “空隙”或许会为你带来“命中注定的那一本书”

买新书的时候总会为自己做这样的心理建设:“书塔已经塞得够满了。

某本书现在还没读呢,总之先给书塔腾出点空隙吧,在此之前就先别买新书了。”

作为知识的猎人,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向着目标书籍射出那一箭,拿下它。

05 别让书架成为“死火山”,要让它做个“休眠火山”

在经由书塔阅读的书中,属于“今后还想要用作参考”`或是“有机会的话还想重温”的书可以放进书架里,不符合这两点条件的就可以收进废弃用的纸箱子了。

如果一本书中“今后还想要用作参考”的部分只有 2 ~ 3 处的话,那就只将这部分摘抄到印象笔记上,这本书本身则可以处理掉了

从感觉上讲,读完的书中实际能放进书架的也就只占一成左右。需要摘抄、制成电子文档的书也只占一成,剩下的八成都可以直接处理掉。

总结来讲,放置书本的场所基本只分为两类

  • 第一场所:放置接下来想要阅读的书目的场所=活火山
  • 第二场所:放置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参考的、想重温的书目的场所=休眠火山

倘若将买书 → 书架这个过程当成是一种知识生产的过程,那么这种做法就会导致书架出现瓶颈,新书的购买出现停滞,结果就限制了我们摄入知识的总量。

如果你一直在书架上放一些很多年都没有翻过一回的书,那必然会限制你摄入新知识的总量。

书架在收纳书本的功能之上,还肩负着“成为最新关注点的索引”,为我们的思考提供辅助的功能。

06 不要按照开本大小,而是要分门别类去设置你的“书架”

不要通过书本的体裁和开本尺寸去安排书本的排列顺序。

不按尺寸,而是按照主题去摆放书本,这样才更容易使书本之间产生关联性,从而增强对我们的知识刺激。

创造性其实本质上就是“能够与意外相关联的能力”。为了成就这种“关联”,就必须创造一个便于我们去进行“关联”的环境。

07 改变创意从改变书架的排列顺序开始

  • 第一:“所谓创意,它不是别的,就是对既有要素的新组合”。
  • 第二:“创造新组合的这种才能,需依存于发现事物关联性的才能之上”。

我们才要从物理层面上去改变书架的排列组合,尝试变动书本之间的联系。

请尝试每半年为你的书架做一次重大的排序调整吧。

旅行或出差时可以阅读电子书

非虚构类或商务书籍,就尽量挑选几本不是太重、不太占空间的书,也就是文库本或新书的实体书随身携带吧。

从个人角度来说,小说要比商务类书籍和非虚构作品更适宜放进电子书里。商务类和非虚构类书籍的基本阅读方式是随机翻阅,“只读想读的部分”,使用电子书的话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