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送弟弟上学回家的路上思考我赶着时间送弟弟上学去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早点回家运动写文章吗?早十分钟晚十分钟好像问题也不是很大,是为了给弟弟多点在幼儿园学习的时间吗?好像这个目的也不太合理,经常在路上的时候弟弟要玩这玩那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在哪里都是学习,不限于在幼儿园。是不想错过公交车多等十几分钟浪费时间?好像这个更契合我的想法,那么,为了自己在与孩子一起时有个良好的状态,如果以后错过了公交车,在等待的过程中与弟弟玩拍手游戏吧!
因为自己一直被自己的情绪困扰,非常希望自己平和地与弟弟相处,今天又因为一个巧合,重听了林铁老师主讲的:如何表达愤怒!
与他在工作坊中提出的人际冲突的根源是冲突的评论一样,林铁老师提到,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指出:我生气是因为我的什么想法让我生气了,同时列出四个步骤让自己从愤怒转化成平和:
1. 觉察到自己的愤怒,停下来,深呼吸。
2. 体会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想法或观念或评论让自己生气。
3. 同理自己,了解自己对应的需要是什么?同理对方,了解对方对应的需要是什么!
4. 表达请求,此时,愤怒已转化成需要和请求!
这里面有个关键,先同理自己,再同理他人,同理自己后可能愤怒已经转化成需要,此时才有同理他人的能力!
林铁老师还说了平时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先做这样的练习,假想一个自己会愤怒的场景,进行四步骤练习,然后真正遇到状况时才可能熟练运用这四个步骤!
一起来,这四个步骤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