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心流
24岁这年,看了很多书,想了很多事情。想得最多的还是自己到现在到底想要一个怎么样的生活?过去23年,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跟着家长、老师的决定来随波逐流的生活。现在终于多了一点点时间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想了一年,慢慢明白自己想要的是生活应该是:精彩的,富有挑战,有意义的。所以自己尝试了很多曾经想过要尝试但是又觉得很蠢的东西,完全放飞自我。
某一天突然看到这本书,内心的那种惊喜就仿佛突然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样。
若真想活着,最好立即着手尝试;如果不想,也不打紧,但你得开始准备死亡。
生活不单指生物性的生存,它的意义更在于活得充实圆满、充分利用时间与潜能、发挥个人特质,并与宇宙万物契合相融。
过去自己所做的一切尝试,不正是想要真的活着么?
心流何时有
-
什么是心流
[心流]
隐含的意义,就是许多人形容自己表现最杰出时那份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也就是运动家所谓的处于巅峰,艺术家及音乐家所说的灵思泉涌。当处于心流状态时:你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这件事本身而努力,就连自身也都因此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新云流水一般发生、发展。你觉得自己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
经历过的心流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心流的经历。看到这个理论时,我不由自主的想到的是高中经常连续两个小时解数学题的酣畅淋漓。工作时,一整个下午都待在工位上写代码的全神贯注。挑战游泳1500米的那种自身的遥远感。
如何获得心流:
-
Flow Map
毫无疑问,心流的产生必须要在
High Skill Level
和High Challenge Level
下。但是这个High Level
却是相对而言的。高中时对于你来说High Challenge
的数学题在大学学了微积分之后不过是重复同样的套路。所以即使你的Level
并不高也能找到属于你的心流时刻。 -
关注当下,尝试更多的事情
改善生活品质的第一步是:注意每天所做之事,并体验在不同活动、场合、时段及同伴情况下的感受。
即使每天做的事情再平凡,用心感受也能获取到不同的体验。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如同行尸走肉而有的人却能频频创造出不一样的奇迹。当为喜欢的事情努力时、当存在内在动机时,人们会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而只有通过实践去尝试做一件事,你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对它的感受。靠想象、分析和测试都是并不能真正帮你做到这一点的。
-
工作带来心流
当人处于高挑战、高技巧的状态下,且自觉十分专心、深富创造力、相当满意之时。多半是在工作时间,而非家中。
出于自古以来的偏见,绝大多数的人是厌倦工作的。然而大多数的心流发生在工作期间。由于分工日趋精细,大多数职业都具有反复、单向的特性。所以我很早以前就明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是必须要创造价值的工作,比如程序员、作家。反复和单向的工作是很难带来心流的,比如富士康的装配工人经常会出现心理问题。
通常,人们的工作态度是花很多心思在寻找捷径,以及设法减少工作量。但这种策略相当短视,假如能将等量的注意力花在寻找提高工作量的方法上,人们想必能享受到更多的工作乐趣,甚至可能更加成功。
随着工作的越来越熟练,工作带来的挑战必然会下降。如何维持这种高挑战、高技巧的状态就是获取心流的关键。即使是创造性的工作比如我们程序员,慢慢写代码也会变成套路,如何能做到不落窠臼,不断创新也是一项挑战。
当挑战不够的时候寻求更多的压力,当技能不够的时候努力学习,循环往复,何尝不能走向职业的巅峰。
-
休闲的利弊
休闲并不比工作更令人快乐,拥有自由时间也不见得能提升生活品质,除非当事人知道如何有效运用空闲时间,但这份能力绝不是与生俱来的。
大多数的人都渴望休闲的时间,总觉得下班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然而这样的快乐总是短暂的,绝无可能带来心流的体验。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的人会不习惯长时间的休息,反而渴望工作。所以如何运用空闲时间创造出主动式休闲很关键。
每一项心流活动都需要再刚开始时花些心思,然后才能享受到乐趣。如果你十分疲惫、焦虑或缺乏纪律,无法克服起步的障碍,就只好转换方向,改做一些虽不又去但能力可及之事。
相对于被动式休闲,比如看电视。主动式休闲往往需要更多的准备,比如去打篮球、去游泳。
Final
心流状态下的自己仿佛进入中国古代讲述的那种天人合一,无悲无喜,完全沉浸,内心清晰,时光飞逝。心流结束之后,内心的狂喜,心情的愉悦感会持续很久。这种快乐是没有什么能比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