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时间管理
【问题】
你想对何遥老师说什么?(可以留下建议、感想,老师会查看每一位学员的留言!)
【回答】
1.感恩的心
首先,感谢何遥老师精心准备的课程,实用且简单易上手——不过可能“易上手”的评价是因为我本身就有强烈的时间管理的焦虑和规划好事务后井井有条、从容自信的愿景,所以一旦遇到实操性比较强的方法,我能够立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用起来,并进行复盘总结以便于进一步调整方法来和自己的情况更加匹配。
2.个人体悟
其次,时间管理虽说是统筹事务、管理注意力的各种方法论集合,但是其背后归根结底属于认知改变——只有在大脑里先改变了,我们才有可能在实际行动中发生改变。
当然,并不是说要等大脑里认知改变到完全成熟的地步我们才能行动。而是说,认知改变是触发行动改变的钥匙——无论是被动行为还是主动行为。
-
改变模型
实质上,认知改变和行为改变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
认知改变为行为改变提供动机,认知改变越贴近自己的真实需求就越容易引发行为改变——因为明确认识到:只要自己开始行动,就很大可能解决自己遇到的某类问题。这是一种自信,对改变后的认知的自信——故而触发行为改变的认知改变基本都是“模式升级”,能够更大程度上减少行动耗能,这种降低了耗能的行动的准入门槛也就降低了,这样新行为的启动阻力就降低。一旦行动启动了,只要规划和反馈适宜,行动将会可持续性发展下去。
行动改变后,即便是小小的改变,也会打破原有边界,接触到新事物,获得新经历——这就是新的真实的和自己匹配度更高的数据。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行为进行进一步微调——说人话就是,对新经历加以复盘后得到新经验,整合到之前的行动设计中,此即“行为改变深化认知改变”。
改变流程
改变的整个过程如下:
①环境因为其不确定性发生改变,活在其中的人的行动也随之被迫发生变动;
②被动行为改变造成认知失调;
③为了减轻认知失调的不适,通过接受和整合新旧信息而认知发生改变——或好或坏;
④认知改变后,如果新的认知让自己相信可以以较少耗能来解决问题,就会倾向于去尝试,即产生行为改变;
⑤行为改变后获得含有新信息的新经历,如果对其进行及时复盘,进行精炼思考,就能获得有助于认知升级的新经验,进一步深化认知改变。
⑥回到④。『改变』的概念剖析
change 改变 →来自kemb, 弯,转。词源同camp, cant, chamber.
@文刀
改变就是一个“转弯”的过程,即确定的前进方向发生变化。
如果继续考量这个“变化”,就可以发现其关键在于对“确定的前进方向”有了充分的认识,结合自己内心需求,首先在在大脑里演练“改变”,创造出一种改变后的场景,然后两相对比,才能更好地把大脑中的场景具象化,形成改变的具体行动。
这里边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元素:
①变化前的前进方向
原来确定的前进方向是什么?②促使方向调整的事件和情绪
是什么经历和感受让自己希望改变原有的前进方向?③对变化后的前进方向的预期
在变动后的前进方向上自己又会拥有怎样的模样?由此,自己希望对前进方向采取多大程度的变动?
看罢,你对『改变』的认知有些许改变吗?
我不知道,只有你自己能够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