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演而优则导,这对于大多数有野心、有抱负的演员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一部电影,演员只能演绎、面对一个角色,但导演却可以掌控所有演员、整部电影。黄渤就是一个由演员向导演转变的明星,导演的处女作《一出好戏》于8月10日上映,豆瓣7.4分,上映第二天票房全国第一。
上周六晚上,和朋友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一出好戏》从名字上来看,就可以看出黄渤首次导演的野心,他希望自己的处女作可以成为一出大家拍手叫好的戏,在没看电影之前,倒也是蛮期待,究竟要上演的是怎么样的一出好戏?带着这个期待,开始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观影。
《一出好戏》的主人公马进(黄渤饰)是一个落魄的社会底层人,在一次公司团建活动的旅途中,他发现自己彩票中了6000万,但旅行团却鬼使神差地遭遇了灾难天气,被卷到了一个荒岛上。苏醒过来的众人发现身处荒岛,与外界隔绝,加上来的时候新闻都在报道陨石的消息,所以认为外面的世界也可能被陨石摧毁。电影里的台词给下面的戏铺设了一个背景,这群人“既是流落荒岛的被遗弃者,也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生还者。”
当金钱成为无效的符号、通讯工具变成砖头,这是文明转化为原始的阶段。被抛到野外生存的众人,如同迷途羔羊,对大自然绝望、恐惧使他们团结在小王身边,王宝强成为这群人在荒岛上的指挥者,从“小王”到“王”、他以驯猴的方式治理同伴,靠坐在北极熊皮上发号施令,靠体力与拳头生存,正是人类社会从野蛮到封建社会建立的缩影。
不甘心的张总找到一处大船残骸,在这里有文明的“遗产”:现代社会里的红酒、雪茄、洗澡水、毛巾、大型渔网,和重新发行通行货币——扑克牌。
此时仍寄希望于逃出岛外的马进再次与上船(晋升上层阶层)的机会失之交臂。直到他那本夹着彩票的成功学书籍《靠自己成功》,在苦耗无效的九十天倒计中页页撕掉。
终于他在最深的失望里,接受了“老天”的补偿:一场鱼雨。于是他想要打造一个“空想社会”,真正大同和团结的乌托邦,他用电力、灯光、手机中的亲人影像再次确立了新的秩序,这是一个文明更先进的投影。
马进建立起来的“国度”,被来自岛外的汽笛鸣声打破,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是选择说出真相回到地面世界、再次回归到loser位置,还是欺骗所有人?是选择做自认为对的事情还是做对自己好的事情?
除了小王、张总、马进三方对于话语权的争夺,影片中还有一条关于人性的拷问——在岛上最终混得风生水起的黄渤兄弟,却发现岛外的世界依然存在,于是两个人在是否回家的问题上,产生了激烈地挣扎:留在岛内,黄渤可以抱得美人归,弟弟(张艺兴饰)也可以发挥他的技术才能,他们依旧还是受人爱戴的酋长;而如果回到岛外世界的话,他们在岛上所建立起的“统治”神话,无疑也就要破灭了。在最后的挣扎中,马进成功地带着大家离开了荒岛,回到了现实生活,对于人性的拷问,也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一出好戏》的剧本,从2010年就开始在筹备,黄渤也用了8年时间,在筹备这部电影,但是原剧本想呈现出一个原初状态下的国家寓言,希望通过这个寓言来展现人的贪婪、欲望、怯懦与残忍,但最终拍摄出来的影片,类型和风格有点多样,荒诞喜剧、人性拷问、斗智斗勇烧脑、癞蛤蟆吃天鹅肉的爱情轻喜剧,正是因为多种内容和风格杂在一起,所以让这部影片荒诞得不纯粹,人性拷问得也不彻底。也正符合黄渤去宁波宣传影片时说的“这部电影是个超市,大家可以各取所需”,笑点和内涵深意兼具,符合商业片的模式。
这部影片,黄渤的自导自演看似没有犯特别大的错误,但是从专业的影片导演层面来说,可能还是欠火候,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也还需下功夫。《一出好戏》确实不难看,但要称为一出好戏,有点言过其实。